咱们中国的情况也是这样,打败日本之后,还是存在着两个前途,那么,我们的工作又应当怎样去做?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我们的希望能不能实现?我们认为是能够实现的。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这样几个条件。有一个经验丰富和集合了一百二十一万党员的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强大的解放区,这个解放区包括九千五百五十万人口,九十一万军队,和二百二十万民兵;有全国广大人民的援助;有全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苏联的援助。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一个强大的解放区,全国人民的援助,国际人民的援助,在这些条件下,我们的希望能不能实现呢?我们认为是能够实现的。这些条件,在中国是从来没有过的。多少年来虽然有了一些条件,但是没有现在这样完备。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强大过,革命根据地也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多的人口和这样大的军队。在这些条件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应当说是完全可能的。所以,恩来,我看当战后建立联合政府,我们是具备这样条件的,当然这一切还只是停留在我们自己的构思之中,能不能实在就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这个脸喽……”《开罗宣言》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日本意图速战速决,迫使中国投降,但这样的企图却在中国军民的联手抗击之下化为乌有。中国就像一块磁石,一个漩涡,将日军主力吸引到此地,厮杀数年之久,彼此都损失惨重。战争最后如蒋介石等人设想的那样,逐渐陷入了旷日持久战的消耗战的泥淖。这种没有尽头的战争是日本的噩梦,最终妨碍到日本军部的战争路线图的实施。对中国来说,虽然是战略上的必须,但也是一枚过于苦涩的果实。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也因此被拖入到崩溃的边缘,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才迎来了期待已久的转机。在中国长久以来独自对日之后,日本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军事基地,把美国拖入了战争。这次轰炸是一次教科书式的战斗行动,在战术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但在政治层面上,却成了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也已表示赞同,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对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每一征服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瘀斑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在此之前,蒋介石已经经罗斯福的提名,成为盟军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看来,长期以来独立抵抗日本的中国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因此足以与美英俄并列,成为国际社会的四强之一。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会晤,就战后对日作战和战后远东问题进行讨论。这是蒋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参加国际高峰会议,也是他作为中国政治领袖而在国际上得到认同的巅峰。丘吉尔在回忆录中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蒋介石。他的性格给人冷静、持重和敏捷的观感。这时他的名望和权势都在顶峰。”史称为“开罗会议”的这次三国首脑会晤,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其中,政治问题主要是于23日晚和25日下午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两次长谈中讨论。因为美、英事先已进行过商议,无需再谈。中美双方领导人就八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若干共识。其中,关于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中美双方同意:日本用武力从中国夺去的东北各省、台湾和澎湖列岛,战后必须归还中国。这也就为《开罗宣言》关于台湾回归中国的内容打下了基础。中美首脑晤谈后,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受罗斯福委托,根据美、英、中三国会谈和美中会晤精神,起草《开罗宣言》。关于日本归还台湾于中国的问题,霍普金斯拟订的供罗斯福审阅的草案初稿明确表示:“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理所当然地归还中国。”25日,美方正式打印的草案文稿中将上述文字中的“日本人”改为“日本”。霍普金斯霍氏起草的《开罗宣言》草稿先送给中国代表王宠惠及蒋介石过目,然后在11月26日交中、英、美三方官员讨论。在就《开罗宣言》草案讨论中,中英代表进行了颇为激烈的争论。英国代表贾德干说,宣言草案中对日本占领的其他地区都提“应予剥夺”,惟独满洲、台湾和澎湖写明应“归还中华民国”。他建议,为求一致,将满洲、台湾和澎湖也改成“必须由日本放弃”。中国代表王宠惠反驳道,全世界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而引起的,如果《开罗宣言》对满洲、台湾、澎湖只说应由日本放弃而不说应归还哪个国家,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将疑惑不解。他反对贾德干的修改意见。贾德干辩解道,草稿中的“满洲、台、澎”之上,已冠有“日本夺自中国的土地”的字样,日本放弃之后,归还中国是不言而喻的。王宠惠据理力争,他说,外国人对于满洲、台、澎,带有各种各样的言论和主张,英国代表想必时有所闻,如果《开罗宣言》不明确宣布这些土地归还中国,而使用含糊的措词,那么,联合国家共同作战和反侵略的目标,就得不到明确的体现。《开罗宣言》也将丧失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