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学堂下课
每个时代的皇家学堂都不一样,教导的课程内容也有很大区别。
比如云朝,幼童们学习的地方叫【资善堂】,凡是不超过十二岁的皇子皇女,都有资格接受符合年龄段的教育。
其它一些朝代,名字各不相同,有的叫【宗学】,有的叫【尚书房】,师资力量也各不相同,但至少有一到两位饱学大儒坐镇。
唯独杨一笑的大唐不一样。
他给孩子们读书的地方起了好几个奇葩的名字!
五岁以下,叫【育红班】。
整个大唐不论何等饱读诗书的人物,遍寻典籍也没能找出‘育红’两个字的寓意。
最后还是皇后顾朝露憋不住,在床上动用了女人擅长的手段,一夜时间把杨一笑的老腰差点扭断,勉强算是问出了‘育红班’的寓意。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婴幼小童,未来可期……”
“因此,育红班乃是教育小娃娃的地方,如孕育初生之红日,期待每个娃娃的未来。”
“育红班的课程简单至极,不需要设置太多的规矩,娃娃们在育红班里玩耍便可算是启蒙,乃是孩子们走上人生旅途的第一步。”
关于杨一笑的这个解释,从皇后的口中传播给妃子们,然后再由宫中传出,渐渐让所有人知晓。
这个教育理念很先进,让整个天下不得不服。
除了育红班,还有小学堂,凡是大唐皇族五岁以上孩子,都要离开育红班接受教育。
一共分为五个年级,根据年龄段进行教导。
但至于具体课程设置了什么,整个天下各方势力探查很久都查不到。
唯一能查到的是,小学堂的名字也很古怪,竟然叫做‘第一人民小学’,这名字让整个天下迷惑不解。
……
此外还有一点,也让天下人啧啧称奇,杨一笑给孩子们设置的学校,规矩跟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一样。
自古以来,凡是进学,讲究‘三更灯火五更鸡’,说的是学子们黎明到黑夜一直读书。
五更是凌晨3-5点,娃娃们这时候就得起床,家境好的先吃一顿早饭,家境不好的直接空着肚子,前往私塾或者官学,开始一天的读书启蒙。
一整天,没休息,古人中午是不吃饭的,所以孩子们读书要读一整天。
到了傍晚之时,好不容易放学,然而回家之后不许玩耍,哪怕想帮家里干活也不允许,必须接着读书,古人崇尚的是书本中的每一个字都熟记到极点。
家境贫穷的孩子,这时候终于可以吃一顿饭,原因是全家一整日的操劳,终于赚到了能供娃娃填肚子的饭食。
但这吃饭时间很短,全家人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所以,穷家孩子基本上都是边吃边学。
即便是富贵人家,对于读书也管教严厉……
孩子们从私塾或者官学归来,同样也不允许有任何的玩耍,立马吃饭喝水上茅厕,然后让管家监督让书童陪伴,读书,拼命的读书。
不管小孩子多累多苦,绝不允许偷懒歇息。
甚至,越是豪门大阀对这个规矩越严厉。
这读书一直要读到深夜,最起码要三更到来之时,而三更在后世乃是晚上23点到1点,意味着古代孩童至少要读书读到深夜。
三更灯火,五更鸡,说的便是孩子一天的学习,总时长高达18个小时,而按古代计算,则是9个时辰。
很恐怖啊,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空档,然而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整个天下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全都认为合情合理。
因此,杨一笑给孩子们设置的学习规矩才显得和整个时代格格不入。
比如早上七点之前,才允许小学开门,育红班更晚,必须八点才接纳娃娃。
孩子们进入学堂之后,第一时间并不是读书,而是由老太监黄裳带领所有娃娃,站在院子里迎接初生的旭日,打一趟最基础的拳法,让孩子们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