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还要统计所有灾民的家乡住址,按照路途远近,准备归乡所需……“
“路上该发多少粮食,沿途会不会遇险遭贼,以及通知各地官署进行接收,协调灾民归乡之后的复耕种田,这一切,任何一项都不能有所疏漏。”
“微臣心里清楚,这是陛下把一副重担压在微臣肩膀上,但是微臣没有任何退缩的后路,必须要为陛下守好京师的稳固。”
“历朝历代的京师之地,既需要武备也需要文守,所谓武备,是指军力和城防,所谓文守,其实乃是文治和内政。”
“咱们大唐京师的武备是千牛卫,文守方面则是微臣所在的京兆府,崔大将军领衔武备,以后微臣会为陛下做好文守。”
“这不仅是应对此次雪灾的重任,也是今后每一任京兆府尹的重任,陛下既然赐下全权,微臣便该鞠躬尽瘁。”
不愧是老王,当初辅助杨一笑起家核心成员之一,既有能力,也有忠诚。
如果杨一笑需要,老王是真能豁出性命卖力的人!
他这一番侃侃而谈,满朝官员无不心悦诚服,哪怕是和王家不对付的李氏,这一刻也流露出赞赏的神情。
……
杨一笑微微颔首,以示对老王的满意。
但他今日很忙,没时间特意对老王夸赞一番,况且,自家人也不需要太刻意的去夸赞。
毕竟老王也是岳父之一,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实打实的在帮助他。
却说这今日早朝之上,他已经发了三道圣旨,一给中书省,二给门下省,第三道则是给了王乐相。
前两道是为了保证中枢集权,让赈灾之时的政令畅通施行,统筹归一,大局稳固。
第三道给王乐相,则是应对京师之地的局面,不管哪朝哪代,京师稳才能地方稳,眼下京城附近聚集着十几万灾民,杨一笑必须保证如此庞大群体的稳定。
之所以让老王担此重任,是因为老王有这个能力。
想当初,核心追随者们助他起家,每一个都有所长,每一个都担负着某一方面的重任。
岳父唐青云,擅长官场手腕!
师兄宋老生,乃是精研策论!
老师孙学州,负责的是教育!
大舅哥顾老大,掌管的是军队!
至于刘伯瘟,那家伙干的是脏活……
以上五人,如今被天下人视作大唐重臣的核心,然而只有这五人和杨一笑心里明白,王乐相也是不可或缺核心一员。
这都是把身家性命,全族性命,一起和当初的杨家村绑在一起的人。
……
中书,门下,京兆,三道圣旨已经发下。
由于尚书省自从开国之时就没有尚书,所以杨一笑直接领略过了发给尚书省的旨意。
但是,归于尚书省统领的朝堂六部,每一位尚书,接下来都有一道圣旨。
这也就意味着,朝堂六部的每一部都有重任。
所有上朝的官员都以为,杨一笑今日只是针对赈灾,即便是核心如老宋老唐老王三人,也没有意识到杨一笑的深谋远虑。
今日所发的圣旨,乃是杨一笑的未雨绸缪,当这所有的重任发下去之后,借助此次赈灾恰好可以演练成效,如果验证可行,那便制定国策。
以后很长一段日子,将会是小冰河气候,整个天下必然天灾不断,而杨一笑的大唐已经遇险绸缪。
官员们心中的那份错觉其实并非错觉,杨一笑今日的圣旨确实在应对每一年的灾害。
今后,每一年,都有大灾。
所以杨一笑的声音毫无停顿,继续又有新的圣旨向官员发出。
从第四道旨意开始,发给的是六部尚书。
……
【今日第一更送上,3700字大章,山水继续写,还会有更新】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cc)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