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考研赏石之风(美术考研学校难度排名)

美术考研赏石之风(美术考研学校难度排名)缩略图

|==??中国人对石头的喜爱与建筑密不可分,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发展迅速,出现了早期园林,著名的有秦始皇所建“阿房宫”和汉代“上林苑”,许多典籍、诗文中多有对点景所用的奇石的记载,不断的造园实践较快地发展了最初的赏石文化。隋唐开创了中国赏石文化的一个新时代,其中一些赏石典故始终为人津津乐道。唐的雅石中,以太湖石最为人所重视,白居易曾作《太湖石记》一诗,其中提到了奇石的作用:“古之世人,皆有所嗜。玄晏(皇甫谧)先生嗜书,嵇中散(嵇康)嗜琴,靖节先生(陶渊明)嗜酒。今丞相奇章公(牛僧儒)嗜石。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适意而已。”这一适意,与宗炳的“畅神”遥相呼应。他进一步指出推崇太湖石的原因,因为它“尽缩三山五岳、千谷百洞于一块太湖石之中”。于是他在罢官杭州、苏州时,竟带着“天竺石一”、“太湖石五”归里,并置于园中水池之上。台北故宫藏有一卷传为唐阎立本的《职贡图》,画中各族遣使持宝进贡,当中可见如人高度的柱石,亦有附于托盘的案头小石摆件,可见赏石文化在唐代社会弥散已经至各个角落。?

石在唐代进入社会的审美视野之后,在随后的朝代中便爆炸式的发展起来,作为北宋最后一位皇帝的徽宗在艺术生活中表现出对石头的惊人热情,他建立了“艮岳”这一著名的著名宫苑园林,其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奇石,尤其是来自苏州洞庭西山的太湖石,尤以大、奇、灵秀者为上品。如最大的一座太湖石峰高四丈,“玲珑嵌空,窍穴千百,非雕刻所能成也”。宋徽宗赐其名为“神运昭功敷庆万年峰”,并封为”盘固侯”;另一块高二十余尺的灵壁石峰,宋徽宗亲书“庆云万态奇峰”条幅并赐佩金带。艮岳中共有65块石峰,均经赵佶品题,并绘入《宣和石谱》,明林有麟《素园石谱》中有较好的摹本,形态刻划细致,石类特征鲜明。?

艮岳的奇石至今仍有不少遗存实物。在北宋灭亡后,金人即将
美术考研赏石之风(美术考研学校难度排名)插图
艮岳中上好的太湖石运至中都(今北京),点缀在琼华岛上,元、明相沿不改,今北海公园琼岛上有些湖石即当年艮岳旧物。苏州诸多园林中有一“静思园”,其中的“庆云峰”就是当年艮岳开采的太湖石中所遗留下来的幸运儿,这一奇石高九点一米、宽二点九五米、厚二点二四米、重一百三十六吨,徽宗朝时只开采了三五米,就放弃了,是因石太大当时无技术能力开采,还是北宋灭亡了,就不得而知了。到了清乾隆年间,又开始开采此石,据说是乾隆皇帝欲置之御花园,但挖至5米时又因工程量浩大而放弃,清代静思园主看到此石,决定买下,于是组织人力开采运出。?

宋代的文人画家也爱石、品石,米颠拜石的典故已经重复过无数次,作为他的好友,苏轼自然也不会错过对奇石的品评,他留下的唯一绘画真迹《枯木怪石图》,主体形象之一就是一块颇为独特的怪石,石状尖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涡,方圆相兼、既怪又丑,将怪石与同样盘折奇倔的古木画在一起,更鲜明地表露了作者耿耿不平的内心。米芾曾评其画:“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苏轼在绘画上藉木石抒写胸臆的创作观与其玩石中注重文化意蕴的审美观是完全一致的,也代表了文人士子赏石的普遍心态。?

除了这些提到的画家,在美术史上“石”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地方,周昉的仕女画、卫贤的《高士图》、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等等,充分体现了古代人们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