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校招研究生”切莫成为“政策花瓶”(民办招研究生)

“民校招研究生”切莫成为“政策花瓶”(民办招研究生)缩略图

|==
北京城市学院等5所民办高校已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此举标志着民办高校学历培养层次进一步提升,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公办高校、科研院所独家垄断的局面。(10月17日《京华时报》)

虽然政策的惠及面越来越广,但少了“公办”的帽子,没有权力捆绑带来的先天优势与财大气粗,民办高校跌跌撞撞20余年,其认可度依然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如果分数够,考生挤破了脑袋选择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只是落榜者的无奈选择,久而久之,民办高校沉淀到高校的最底层,一些甚至成为了考研预备学校,严重偏离了大学的原有目标。

民办高校甩不掉灰头土脸的形象,即使招研究生,也要背上沉重的社会包袱。一方面,“研究生&rdq
“民校招研究生”切莫成为“政策花瓶”(民办招研究生)插图
uo;虽然跟着大学扩招一起贬值,但至少没有“遍地的本科生、专科生”贬值那么快,所以人们要在心理上接受民办高校的研究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一些人会以有色眼镜视之;另一方面,以社会资本起家的民办高校需要追逐利润,本科生招生盲目追求数量、规模,师资力量却跟不上,有此前车之鉴,研究生招生也可能成为“摇钱树”,有着教学名不副实的隐忧。

打破研究生招生垄断局面也好,提升民办高校学历培养层次也罢,反正政策的初衷总是好的,而且这些纸面上的说法,只消一纸公文就能实现。无奈的现实是,政策放开了,往往是一放了之,后续的服务没跟上,相关的监管缺位,“民校招研究生”很可能出现招生乱象,甚至成为了“专升本”一类的把戏只是考考试,收收钱,发发证,教学流于形式,甚至连教学的实体都没有,到时候,培养质量只是一纸空谈。

而且,随着专业硕士的普及,现有的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够高了,很多公办的二类院校甚至招收不到调剂生,民办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很可能成为“垃圾名额”。另外,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读研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他们将高考未实现的梦想放到考研时实现,除非落榜,否则他们不可能选择民办高校。在这种情形下,民办高校招研究生只能面向社会人士,从而制造了“混文凭”的潜在需求。

中国社会有好“大”、好“全”的积习,发展啥都要跑步前进,办点儿事总得向西方看齐,反正不管内容,形式上先齐了或者全了再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东西没有事先论证却一哄而上,当社会关注的焦点转移,舆论退潮,又陷入人亡政息的境地。假使没有完善的服务与严密的监管,民办高校有可能沦为文凭的加工厂,“民校招研究生”就成为“政策花瓶”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