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吉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录取分数是多少)

2020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吉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录取分数是多少)缩略图

|==
2020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工商食官
西周由官府经营工商业的制度。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 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西周设“司工”一职,总管官府手工业,其下属官员如工师、工正等,分管具体的生产部门。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来源主要是官府手工业的产品,其次是农林牧副产品和市场上的买进卖出。
2.?土断
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由于侨置引起户籍混乱,影响财政收入,从晋成帝时开始推行“土断”。所谓土断,就是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同时也就取消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兴宁二年 (364年)三月庚戌日,由桓温主持庚戌土断,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收效很大。义熙九年(413年),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也很有成效。土断推行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明显增加。
3.?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 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祐更化
北宋元祐年间反变法派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年)春,宋哲宗即位,其祖母宣仁太后执政,起用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等人,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贬黜熙宁、元丰时用事诸臣;学校停止使用王安石的《三经新义》教材,篡改熙宁、元丰时的史官记录,重新编纂《神宗实录》。因这一事件发生在元祐年间,故史称“元祐更化”。
5.?行省制度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简称行省或省。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6.?驻藏大臣
清政府设立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最高官员。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在拉萨设钦差驻藏办事大臣,驻拉萨,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提高其职权,规定其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有关西藏的重要人事、行政、军事、外交、财政等,均由驻藏大臣裁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
7.?赫德
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英国人。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请假回国。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5年之久。
8.?中俄密约
1896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俄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的条约。全称为《中俄御敌互助援助条约》。主要内容是:(1)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朝两国领土,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军、陆军相援助;(2)战争期间,中国所有的口岸均对俄国军舰开放;(3)中国允许俄国修造一条铁路以达海参崴;(4)无论平时或战时,俄国均可在该铁路运送军队和军需物品。通过这一密约,沙俄政府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了中国东北三省。
9.?皖南事变
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发动的反共事变。1941年1月4日,驻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共约九千余人,奉命北上,到达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两千多人突围外,三千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并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二、简答题
1.?东汉地主大庄园特点
(一)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经过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土地兼并,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 在规模巨大的田庄中,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宗族宗法色彩浓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东汉地主田庄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社会动乱时,每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园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田庄主常以宗主的名义对族人进行安抚慰问,阶级矛盾与对抗相对比较缓和,从而显示了较强的凝聚力。
(3)拥有私人武装。豪强地主拥有私人武装,主要由依附农民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称为“部曲”或者“家 兵”,其任务是看家护院,后来转变成豪强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拥兵割据的武装力量。
(4)与自耕农经济相比,地主田庄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地主田庄实力雄厚,可以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等的能力,这是个体自耕农不可能做到的。
(二)历史地位:
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也有了发展。但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豪强宗法势力统治的基础上,这也是东汉一代的地方宗法势力不断发展,以至于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的封建割据,形成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赤壁之战后,魏据北方,蜀据巴蜀,吴据江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种格局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条件造成的:
从客观条件上看,在地理条件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之险,易守难攻。在经 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吴国占据的江东地区,在东汉以来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两方面因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
从主观因素看,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各自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人才群体。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刘备、诸葛亮以诚待人,知人善任;孙权用人,与臣下同舟共济,忘短贵长。这种人才智力因素上的均衡,使得当时三大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虽波澜起伏,时有消长。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必要步骤。它较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它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的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提示:
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金将兀术亲率铁骑十多万渡淮南下,攻占多座城市,直逼长江,结果被宋将打败。岳飞、韩世忠派兵来援,迫使金兵渡淮北去,宋军停止追击,双方实际上仍保持以淮和为界。宋、金议和,十一月签定和约,主要内容有: ①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②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③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④金主生辰及元旦宋遣使致贺。这就是所谓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确立了南宋对金的臣属地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4.?海防塞防之争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东有日本窥伺,西有沙俄图谋不轨,1871年沙俄趁阿古柏侵扰新疆之机,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4年5月,日本出兵台湾,使东南沿海防备紧张,围绕如何应对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发生了著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历时达半年之久。
1874年11月,总理衙门提出练兵、用人、筹饷等六条措施,军机处请各地督抚讨论进而引发了著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他们分别提出了“海防论”“塞防论”和“并重论”。
(一)“海防论”以李鸿章为代表,他反对出兵新疆,要求将进兵新疆的军费用以扩充海军,并建议加强海防。
(二)“塞防论”以湖南巡抚王文韶为代表,他认为西北防务重于东南沿海海防, 认为若全力西征,必将迅速收复伊犁,进而稳定后方。
(三)左宗棠主张两者并重。他认为新疆是首都的屏障。若新疆不稳固,势必影响蒙古,进而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亦感震动;而东南沿海更是经济重心所在,丝毫不能疏忽。因此,必须两者均予以重视。
在经过讨论后,清政府采取了左宗棠的意见,一方面作出收复新疆的决策,并任命左为钦差大臣,同时筹备海防,加强海军建设,开始了创建近代海军的活动。
5.?1905年反对美国的爱国运动原因
提示:
这次运动是反对美国排斥和虐待华工、要求废止中美华工条约的爱国运动。1904年12月,美国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期满,旅美华侨10余万人联名上书清政府,要求废约。美国政府悍然拒绝这一正义要求,并再度提出续订新约,激起中国各界人民的强烈愤慨,并迅速形成了一个控诉美国排华罪行,反对美国经济侵略的爱国运动。1905年5月,上海商务总会集会,做出了不用美国货,不定购美国获的决定。因此这次运动采取前所未有的新形式—抵制美货。上海、南京、北京、天津、保定以及其他各地学生纷纷集会响应,大大增加了运动的声势,上海的有些美国教会办的学校学生也举行罢课,支持这一运动。中国留日学生也有许多人参加了这个运动,其中以四川人最为积极。东京的四川同乡会(主要是留学生)首先在上野公园集会,讨论抵制美贷的办法,会上决定迅速与成都、重庆等地取得联络,以便在全川发动抵制美货运动。不久这些地方迅速展开了斗争。
7.?中共十二月会议内容
1947年12月在陕北米脂杨家沟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鉴于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关头,确定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政策。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分析了形势,总结了人民解放战争各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制定了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后的作战方针,以及土地革命、整党、经济工作、统一战线等各项方针政策。讨论的结果后来由毛泽东写在《关于目前党的政
2020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吉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录取分数是多少)插图
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这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做了准备。
三、论述题
1.?孝文帝改革内容和历史意义
(一)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二)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2.?论述清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的斗争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依靠毫无实权的皇帝,不敢和广大人民群众联合,因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第二,封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掌握着人权、军权。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一群没有政治经验的知识分子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第三,对帝国主义保有幻想,更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第四,维新派在变法的理论、策略和措施上有重大失误。“托古改制”的理论难以为人接受,为政治而牵强学术,其效果适得其反。在变法的错略、措施上急躁冒进、不分轻重缓急,社会难以承受,缺乏善后措施和可操作性。
(二)历史意义:
第一,这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符合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第二,这是一场深刻的改革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传了进化论和民权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旧文化,改变了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面貌。
第四,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由此带动了史学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
第五,对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变化也有影响。延续千余年的缠足陋习受到社会广泛地抨击,以不缠足、兴女学为起点的妇女解放运动起步。
因此,戊戌变法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一次救亡运动、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戊戌变法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新生的一次大飞跃。
4.?论述解放战争期间针对国民党军事进攻方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
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最后决战的时期,是中国革命从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的时期。在抗日战争以后的短短4年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赢得了战争,建立了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与迅速胜利,决不是偶然的。从主观方面说,是由于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积聚了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战胜敌人的强大物质基础。同时,也由于这时候党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革命经验,娴熟地掌握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清醒的头脑,洞察事态的发展,驾驭形势的变化,并根据事变进程制定出切合需要的方针政策。那么,党在解放战争各个阶段的大政方针主要有:
-、关于“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美帝国主义代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地位,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迅速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极力推行内战、独裁、卖国三位一体的方针,企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和人民革命力量。我们党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主张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坚决反对把中国重新拉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上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大搏斗就不可避免了。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本着这一方针,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抗战结束后到内战全面爆发这一段时间里,同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二、关于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的方针
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战争初期,在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上,敌人处于优势,我处于劣势,面对这种严重局面,国内外许多人对中国共产党能否战胜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怀疑和忧虑。
在军事上,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及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攻击诸路敌军中较少援者,力求全歼、速决。
在政治上,确定了“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的方针。在农村,紧紧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同时将一般富农、中小地主分子和汉奸、豪绅、恶霸分子互相区别;在城市,除团结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进步分子外,应注意团结一切中间分子、独立反动派;在国民党军队中,应争取一切可能反对内战的人,独立好战分子。在经济上,强调“必须作持久打算。必须十分节省地使用人力、物力资源、制止贪污浪费现象,努力发展生产,既要满足战争需要,又要减轻人民负担.
三、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方针、政策
实行战略反攻以后,战争由解放区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各种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出来.如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问题,城市工商业问题等.所有这些关系到革命与战争的全局问题,都要求有正确的方针政策来加以解决。为了保证革命战争顺利发展并准备夺取全国胜利,1947 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这个报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胜利的新形势下需要解决的军事、土改、整党、经济、统一战线方面的纲领和方针政策。
在军事方面:指出了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十大军事原则。这是打败蒋介石的主要方法。在土改的整党方面:提出土改方法是,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半封建的剥削制度。土改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报告指出:解决党内不纯,整编党的队伍,是解决土地向题和支援长期战争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在经济方面: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指导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在统- – 战线方面: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为民主联合政府.
党的十二月会议提出的这些重大纲领和方针原则,为党夺取全国胜利,作了政治上、思想上、政策上的准备。会后,党又集中制定了各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发出了<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纠正土地政策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关于工商业政策)等指示。从而保证了党的各项工作在健康轨道上顺利发展.
?
四、关于“转变”的方针政策
为了夺取全国胜利并准备实行革命的转变,1949 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党在革命转变新时期的方针政策。规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政策,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方针以及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针.
报告指出,在取得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矛盾,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就使中国面临新的革命任务,即在政治上必须强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必须迅速恢复生产与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同时,为了使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必须解决各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必须没收在现代工业中占第一位的官僚资本,归人民共和国所有,使它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对于私人资本主义,必须采取利用、限制政策;对于广大个体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必须谨惧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他们]向集体化方向发展.这样,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恰当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对个体经济的集体化改造政策,这就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途径。七届二中全会,对于夺取革命最后胜利和实现革命转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2020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工商食官
西周由官府经营工商业的制度。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 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制度。西周设“司工”一职,总管官府手工业,其下属官员如工师、工正等,分管具体的生产部门。官府经营商业,其商品来源主要是官府手工业的产品,其次是农林牧副产品和市场上的买进卖出。
2.?土断
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由于侨置引起户籍混乱,影响财政收入,从晋成帝时开始推行“土断”。所谓土断,就是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同时也就取消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兴宁二年 (364年)三月庚戌日,由桓温主持庚戌土断,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收效很大。义熙九年(413年),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也很有成效。土断推行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明显增加。
3.?大索貌阅
隋朝为解决户口隐漏情况严重、国家赋税减少的状况而推行的一种措施。在畿内 (首都及直辖县)设保长、闾正、族正。畿外设里正、党长。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以防诈老讹 小逃避租役。一旦查出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流配远方,同时,还鼓励百姓互相检举,告发不实之户。又命令堂兄弟以下亲属析户分居,各立户头,以防包容隐庇。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又一次“貌阅”。“大索貌阅”使大量逃避赋役的丁壮和隐匿的户口重 新编入户籍,增加了封建国家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祐更化
北宋元祐年间反变法派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年)春,宋哲宗即位,其祖母宣仁太后执政,起用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范纯仁等人,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贬黜熙宁、元丰时用事诸臣;学校停止使用王安石的《三经新义》教材,篡改熙宁、元丰时的史官记录,重新编纂《神宗实录》。因这一事件发生在元祐年间,故史称“元祐更化”。
5.?行省制度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简称行省或省。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主要内容: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务;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6.?驻藏大臣
清政府设立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最高官员。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在拉萨设钦差驻藏办事大臣,驻拉萨,管理西藏事务。乾隆时,提高其职权,规定其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有关西藏的重要人事、行政、军事、外交、财政等,均由驻藏大臣裁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问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对西藏的控制。
7.?赫德
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英国人。1863年继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请假回国。前后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5年之久。
8.?中俄密约
1896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俄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的条约。全称为《中俄御敌互助援助条约》。主要内容是:(1)日本如侵占俄国远东或中朝两国领土,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军、陆军相援助;(2)战争期间,中国所有的口岸均对俄国军舰开放;(3)中国允许俄国修造一条铁路以达海参崴;(4)无论平时或战时,俄国均可在该铁路运送军队和军需物品。通过这一密约,沙俄政府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了中国东北三省。
9.?皖南事变
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发动的反共事变。1941年1月4日,驻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共约九千余人,奉命北上,到达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两千多人突围外,三千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并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二、简答题
1.?东汉地主大庄园特点
(一)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经过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土地兼并,东汉的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 在规模巨大的田庄中,一般以农业为主,兼营林、牧、渔各业,还从事某些手工业或进行一定的商业和高利贷活动,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
(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宗族宗法色彩浓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东汉地主田庄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社会动乱时,每个田庄就是一个坞堡。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徒附、部曲、奴婢,在庄园里所处地位不同,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性,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田庄主常以宗主的名义对族人进行安抚慰问,阶级矛盾与对抗相对比较缓和,从而显示了较强的凝聚力。
(3)拥有私人武装。豪强地主拥有私人武装,主要由依附农民中的青壮年男子组成,称为“部曲”或者“家 兵”,其任务是看家护院,后来转变成豪强地主镇压农民起义和拥兵割据的武装力量。
(4)与自耕农经济相比,地主田庄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地主田庄实力雄厚,可以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具有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农具、实施耕作新技术等等的能力,这是个体自耕农不可能做到的。
(二)历史地位:
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形成,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也有了发展。但东汉政权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豪强宗法势力统治的基础上,这也是东汉一代的地方宗法势力不断发展,以至于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造成严重的封建割据,形成军阀混战、三国分立的重要原因。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赤壁之战后,魏据北方,蜀据巴蜀,吴据江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种格局的出现是由多方面的条件造成的:
从客观条件上看,在地理条件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之险,易守难攻。在经 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吴国占据的江东地区,在东汉以来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两方面因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
从主观因素看,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各自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人才群体。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刘备、诸葛亮以诚待人,知人善任;孙权用人,与臣下同舟共济,忘短贵长。这种人才智力因素上的均衡,使得当时三大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虽波澜起伏,时有消长。
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必要步骤。它较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它在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的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提示:
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金将兀术亲率铁骑十多万渡淮南下,攻占多座城市,直逼长江,结果被宋将打败。岳飞、韩世忠派兵来援,迫使金兵渡淮北去,宋军停止追击,双方实际上仍保持以淮和为界。宋、金议和,十一月签定和约,主要内容有: ①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②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③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④金主生辰及元旦宋遣使致贺。这就是所谓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确立了南宋对金的臣属地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4.?海防塞防之争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东有日本窥伺,西有沙俄图谋不轨,1871年沙俄趁阿古柏侵扰新疆之机,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4年5月,日本出兵台湾,使东南沿海防备紧张,围绕如何应对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发生了著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历时达半年之久。
1874年11月,总理衙门提出练兵、用人、筹饷等六条措施,军机处请各地督抚讨论进而引发了著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他们分别提出了“海防论”“塞防论”和“并重论”。
(一)“海防论”以李鸿章为代表,他反对出兵新疆,要求将进兵新疆的军费用以扩充海军,并建议加强海防。
(二)“塞防论”以湖南巡抚王文韶为代表,他认为西北防务重于东南沿海海防, 认为若全力西征,必将迅速收复伊犁,进而稳定后方。
(三)左宗棠主张两者并重。他认为新疆是首都的屏障。若新疆不稳固,势必影响蒙古,进而甘肃、陕西、山西等地亦感震动;而东南沿海更是经济重心所在,丝毫不能疏忽。因此,必须两者均予以重视。
在经过讨论后,清政府采取了左宗棠的意见,一方面作出收复新疆的决策,并任命左为钦差大臣,同时筹备海防,加强海军建设,开始了创建近代海军的活动。
5.?1905年反对美国的爱国运动原因
提示:
这次运动是反对美国排斥和虐待华工、要求废止中美华工条约的爱国运动。1904年12月,美国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期满,旅美华侨10余万人联名上书清政府,要求废约。美国政府悍然拒绝这一正义要求,并再度提出续订新约,激起中国各界人民的强烈愤慨,并迅速形成了一个控诉美国排华罪行,反对美国经济侵略的爱国运动。1905年5月,上海商务总会集会,做出了不用美国货,不定购美国获的决定。因此这次运动采取前所未有的新形式—抵制美货。上海、南京、北京、天津、保定以及其他各地学生纷纷集会响应,大大增加了运动的声势,上海的有些美国教会办的学校学生也举行罢课,支持这一运动。中国留日学生也有许多人参加了这个运动,其中以四川人最为积极。东京的四川同乡会(主要是留学生)首先在上野公园集会,讨论抵制美贷的办法,会上决定迅速与成都、重庆等地取得联络,以便在全川发动抵制美货运动。不久这些地方迅速展开了斗争。
7.?中共十二月会议内容
1947年12月在陕北米脂杨家沟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鉴于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关头,确定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政策。毛泽东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分析了形势,总结了人民解放战争各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制定了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后的作战方针,以及土地革命、整党、经济工作、统一战线等各项方针政策。讨论的结果后来由毛泽东写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这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做了准备。
三、论述题
1.?孝文帝改革内容和历史意义
(一)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二)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2.?论述清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的斗争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依靠毫无实权的皇帝,不敢和广大人民群众联合,因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第二,封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掌握着人权、军权。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一群没有政治经验的知识分子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第三,对帝国主义保有幻想,更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第四,维新派在变法的理论、策略和措施上有重大失误。“托古改制”的理论难以为人接受,为政治而牵强学术,其效果适得其反。在变法的错略、措施上急躁冒进、不分轻重缓急,社会难以承受,缺乏善后措施和可操作性。
(二)历史意义:
第一,这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符合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第二,这是一场深刻的改革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传了进化论和民权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旧文化,改变了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面貌。
第四,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由此带动了史学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
第五,对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变化也有影响。延续千余年的缠足陋习受到社会广泛地抨击,以不缠足、兴女学为起点的妇女解放运动起步。
因此,戊戌变法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一次救亡运动、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戊戌变法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新生的一次大飞跃。
4.?论述解放战争期间针对国民党军事进攻方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
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最后决战的时期,是中国革命从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的时期。在抗日战争以后的短短4年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赢得了战争,建立了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发展与迅速胜利,决不是偶然的。从主观方面说,是由于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积聚了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战胜敌人的强大物质基础。同时,也由于这时候党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革命经验,娴熟地掌握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清醒的头脑,洞察事态的发展,驾驭形势的变化,并根据事变进程制定出切合需要的方针政策。那么,党在解放战争各个阶段的大政方针主要有:
-、关于“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美帝国主义代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地位,中国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迅速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蒋介石集团为了维护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极力推行内战、独裁、卖国三位一体的方针,企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和人民革命力量。我们党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主张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坚决反对把中国重新拉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上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大搏斗就不可避免了。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中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本着这一方针,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抗战结束后到内战全面爆发这一段时间里,同美蒋反动派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斗争。
二、关于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的方针
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战争初期,在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上,敌人处于优势,我处于劣势,面对这种严重局面,国内外许多人对中国共产党能否战胜国民党反动派表示怀疑和忧虑。
在军事上,确定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及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攻击诸路敌军中较少援者,力求全歼、速决。
在政治上,确定了“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的方针。在农村,紧紧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同时将一般富农、中小地主分子和汉奸、豪绅、恶霸分子互相区别;在城市,除团结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进步分子外,应注意团结一切中间分子、独立反动派;在国民党军队中,应争取一切可能反对内战的人,独立好战分子。在经济上,强调“必须作持久打算。必须十分节省地使用人力、物力资源、制止贪污浪费现象,努力发展生产,既要满足战争需要,又要减轻人民负担.
三、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方针、政策
实行战略反攻以后,战争由解放区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各种新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出来.如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问题,城市工商业问题等.所有这些关系到革命与战争的全局问题,都要求有正确的方针政策来加以解决。为了保证革命战争顺利发展并准备夺取全国胜利,1947 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所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这个报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胜利的新形势下需要解决的军事、土改、整党、经济、统一战线方面的纲领和方针政策。
在军事方面:指出了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十大军事原则。这是打败蒋介石的主要方法。在土改的整党方面:提出土改方法是,依靠贫农,巩固地联合中农,消灭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的封建半封建的剥削制度。土改的基本原则,第一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第二必须坚定地团结中农.报告指出:解决党内不纯,整编党的队伍,是解决土地向题和支援长期战争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在经济方面: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指导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在统- – 战线方面: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为民主联合政府.
党的十二月会议提出的这些重大纲领和方针原则,为党夺取全国胜利,作了政治上、思想上、政策上的准备。会后,党又集中制定了各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发出了<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纠正土地政策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关于工商业政策)等指示。从而保证了党的各项工作在健康轨道上顺利发展.
?
四、关于“转变”的方针政策
为了夺取全国胜利并准备实行革命的转变,1949 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报告全面阐述了党在革命转变新时期的方针政策。规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政策,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变的方针以及革命胜利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针.
报告指出,在取得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矛盾,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就使中国面临新的革命任务,即在政治上必须强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必须迅速恢复生产与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同时,为了使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必须解决各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必须没收在现代工业中占第一位的官僚资本,归人民共和国所有,使它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份;对于私人资本主义,必须采取利用、限制政策;对于广大个体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必须谨惧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他们]向集体化方向发展.这样,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恰当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对个体经济的集体化改造政策,这就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途径。七届二中全会,对于夺取革命最后胜利和实现革命转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