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扬州大学开学时间)

2014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扬州大学开学时间)缩略图

2014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的史书,又称《汲冢纪年》。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汲县人盗掘当地古墓时发现。《竹书纪年》内容,上起传说时代,下迄战国后期,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书中有不少史事的记载与传统说法大异,但亦有些记载与甲骨文和金文相符。至宋代,《竹书纪年》再度亡佚。今本《古本竹书纪年》,是清代以来的学者从古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各种引文而成的辑本。
2.推恩令
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户调制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三部分。占田制规定男子可以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此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二十五亩。所谓占田,是指农民保有土地数量的一个假定的指标,所谓课田,则是指农民应负担田租的土地数量,这两者多少反映了当时农民占有土地的一般状况,但又同每户农民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量无关。户调制规定,丁男之户,每年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或次丁男 为户者折半交纳。但是西晋时期豪强势力强大,封建剥削严重,西晋政权既无力严格控制农民的户籍,也无法掌握确实的垦田亩数,因此占田制不可能长期实行,到晋惠帝时,就出现了“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的严重情况。
4.古文运动
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是唐朝人对先秦两汉通行的散文体文言文的称呼,其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不同于骈文的讲究排偶、辞 藻、音律、典故。唐中叶,一些文人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大力倡导古文,逐渐形成社会风尚,此即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写了大量优秀的散文,气势雄健,奔放流畅,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文以载道”,认为写文章应重视思想内容,但他所说的“道”是指儒家思想。柳宗元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也主张“文者以明道”。
5.四等人制
元朝民族等级制度。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四等。第一等人为蒙古族;第二等人为色目人,包括畏兀儿、唐兀、吐蕃及中亚、西亚、东欧各国人;第三等人为汉人,泛指淮河以北原金朝统治下的汉、契丹、女真各族及云南、四川的汉族;第四等人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四等人的政治地位、法律待遇和经济负担都有不同的规定。四等人制加剧了民族矛盾,是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二、论述题
6.为什么说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三.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第四.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第五.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7.试论诸葛亮治理蜀汉的举措及蜀汉后期的政局
蜀汉后期,诸葛亮治蜀。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辅佐后主,主要致力于恢复蜀国元气,对抗曹魏,维持三国间的均势。
①恢复巩固吴蜀联盟。猇亭之战后,吴蜀交恶,对蜀国极为不利。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修复两国关系,促成两国重归于好,为蜀汉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内修政理。政治上,严格实行法治,打击、控制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对亲近之人也依法约束、赏罚。通过法制,使政治较为清明,社会风气逐渐好转;经济上,劝民劳作,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蜀汉的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蜀锦成为蜀地的著名产品。
③和戎抚夷,平定南中。223年,刘备死后,越慯酋长髙定、群柯郡丞朱褒和益州大姓雍顗先后叛蜀。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了马谡“心战为上”的建议,军事进攻和心理攻击并用。战后,他又任用当地夷帅,取得了南中人民的信任。南中的平定,为蜀汉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也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④228?234年,先后五次北伐中原。诸葛亮此举的最终目的是“兴复汉室”,直接目的是以攻为守,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8.试论唐玄宗 “贞观之治”的形成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626—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安宁,史称“贞观之治”。
(一)君臣论治。唐太宗经常与其大臣们论古说今,总结历史经验,以改善统治。他很重视强盛的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一事,经常议论隋亡的教训,并引以为戒。他们还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参与论治的主要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马周等人。唐太宗君臣论治的范围很广,涉及加强、巩固封建统治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多收入《贞观政要》一书。因而该书深受后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不因亲故而取庸劣;不因关系疏远或曾是政敌而舍贤才。不拘一格,因材致用,因而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了许多人才,他重用的一批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唐太宗很重视听取大臣的意见,注意兼听众议,虚心纳谏。他还鼓励大臣直言极谏,因此一时间朝廷上出现了良好的政治风气。常对太宗进言的大臣以魏征最为著名,而且敢犯颜直谏。
(三)轻徭薄赋。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
(四)华戎同轨。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唐太宗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的侵扰,并进而征服了突厥、吐谷浑等,但他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还 助他们的部属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唐朝树立了声威。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9.举例说明两宋时期的史学成就
一、通史著作,成果斐然
宋代史学著作卷帙浩繁,在大型通史的编修方面,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果。重要的大型通史著作有《资治通鉴》、《通志》等。
二、当代史编修,成就显
2014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扬州大学开学时间)插图

宋政府设置专门的史官,分别纂修实录、国史、会要等书,内容都比前代详细。《宋会要辑稿》,是清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原书有2200多卷;辑本有500卷,其中十分之七八的史料都是《宋史》中没有的,是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制度沿革的重要参考书。宋朝政府设立会要所编修本朝会要,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宋代史学家私人编写的当代史,数量更多,比较杰出的有下面几种。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九朝史事,原书已经散佚,现存清人辑本。李焘花费四十年时间,写成此书。《长编》考论详细,把异同诸说附于正文之下,体例上模仿了《资治通鉴》。南宋思想家叶适称它是《春秋》以后第一部由当代人写当代事的历史巨著。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专记宋高宗一朝史事,此书是续李焘的《长编》而作。原书已经散佚,现存辑本。李心传还著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专门记载南宋前期典章制度,名为“杂记”,体例实同“会要”,史料价值很高。徐梦莘的《三朝北盟汇编》,记载了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的战和关系,书中广泛搜罗了当时政府和私人对于宋金关系的言论和记述,按照年月日加以编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史料来源于亲历者、当事人的亲手记录,徐梦莘照录原文,使其“是非并见,同异互存”。其中,对于女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至于民情风俗,也多有记载。
三、方志与类书
宋代,志书大量出现,编纂体例也渐趋完备,山川、疆域、名胜、职官、建置、赋税、物产、乡里、人物、金石、艺文、灾异等,无不包含。地方性的志书比较出名的有《吴郡志》、《长乐志》、《新安志》、《剡录》、《乾道临安志》等。《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等也都是很有价值的地方史著作。全国性的志书有《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等。
四、金石学的成就
金石学是宋代学者开辟的史学新领域。主要的金石学著作有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吕大临的《考古图》,王黼的《宣和博古图》,以及黄伯思的《金石题跋》。南宋有赵明诚的《金石录》,洪遵的《泉志》,洪适的《隶释》。这些为史籍的重新考订提供了新的材料。
10.明代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11.试述清代考据学及其成就
考据学即清代所谓的汉学,又称朴学,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于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切实、有用,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修己治人的实学。顾炎武主张从小学入手,用训诂名物的方法来理解儒家经典的真义。他们的经世致用主张,是对明朝覆亡的反思,也有复明反清的功用在内。
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政府一面用大兴文字狱的方式加强思想钳制,另一面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以转移人们反清的视线。在这一背景下,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神遭到阉割,但他们重视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对后来的学者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稍后于顾(炎武)、黄(宗羲)的阎若璩、胡渭诸家的经学著作,树立了考据的范例。
胡渭(1633 -1714年),字出明,浙江德清人。精于经义,尤精舆地之学。所著《禹贡锥指》和《易图明辨》等,在辨别古书真伪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在《易图明辨》中,他证明了河图洛书之妄。
阎若璩(1636?1704年),字百诗,先祖居山西太原,生长于江苏山阳。深于经史,亦精于地理。所著《尚书古文疏证》(8卷)一书,用严谨的考据方法,证明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25篇占文尚书和所附的《孔安国传》为伪造。从阎若璩、胡渭开始,逐渐形成一一种脱离社会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更加盛行起来,形成了所谓的“乾嘉学派”。
乾嘉考据学派主要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以苏州府元和人惠栋(1697-1758年)为首。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书。吴派的治学方法是相信家法而崇尚古训。一切务在遵从和恢复汉人的说法。吴派的治学方法被梁启超概括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由于比较保守,所以独创性的学术成就不大。
皖派以戴震为首。他们在治学上“实事求是,不主一家”。因此,皖派思想比较开放,富于创造性,不拘泥于和不过分迷信汉儒之言。所以他主张从事考据必须坚持“不以人蔽己,不以已自蔽”的求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同时还认为,义理寓于典制,求义理不可凭空胸臆,必须求之古经。所以,他们采取“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的严谨考据方法,在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清代考据学在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的成绩很大,据统计,有389种之多。 清代考据学者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史、子、集诸部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大量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
2014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的史书,又称《汲冢纪年》。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汲县人盗掘当地古墓时发现。《竹书纪年》内容,上起传说时代,下迄战国后期,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书中有不少史事的记载与传统说法大异,但亦有些记载与甲骨文和金文相符。至宋代,《竹书纪年》再度亡佚。今本《古本竹书纪年》,是清代以来的学者从古书中辑收《竹书纪年》的各种引文而成的辑本。
2.推恩令
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达到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户调制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三部分。占田制规定男子可以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此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二十五亩。所谓占田,是指农民保有土地数量的一个假定的指标,所谓课田,则是指农民应负担田租的土地数量,这两者多少反映了当时农民占有土地的一般状况,但又同每户农民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量无关。户调制规定,丁男之户,每年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或次丁男 为户者折半交纳。但是西晋时期豪强势力强大,封建剥削严重,西晋政权既无力严格控制农民的户籍,也无法掌握确实的垦田亩数,因此占田制不可能长期实行,到晋惠帝时,就出现了“天下千城,人多游食,废业占空,无田课之实”的严重情况。
4.古文运动
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是唐朝人对先秦两汉通行的散文体文言文的称呼,其特征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不同于骈文的讲究排偶、辞 藻、音律、典故。唐中叶,一些文人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大力倡导古文,逐渐形成社会风尚,此即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写了大量优秀的散文,气势雄健,奔放流畅,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文以载道”,认为写文章应重视思想内容,但他所说的“道”是指儒家思想。柳宗元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也主张“文者以明道”。
5.四等人制
元朝民族等级制度。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四等。第一等人为蒙古族;第二等人为色目人,包括畏兀儿、唐兀、吐蕃及中亚、西亚、东欧各国人;第三等人为汉人,泛指淮河以北原金朝统治下的汉、契丹、女真各族及云南、四川的汉族;第四等人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四等人的政治地位、法律待遇和经济负担都有不同的规定。四等人制加剧了民族矛盾,是元代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二、论述题
6.为什么说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三.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第四.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第五.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7.试论诸葛亮治理蜀汉的举措及蜀汉后期的政局
蜀汉后期,诸葛亮治蜀。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辅佐后主,主要致力于恢复蜀国元气,对抗曹魏,维持三国间的均势。
①恢复巩固吴蜀联盟。猇亭之战后,吴蜀交恶,对蜀国极为不利。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修复两国关系,促成两国重归于好,为蜀汉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内修政理。政治上,严格实行法治,打击、控制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对亲近之人也依法约束、赏罚。通过法制,使政治较为清明,社会风气逐渐好转;经济上,劝民劳作,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蜀汉的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蜀锦成为蜀地的著名产品。
③和戎抚夷,平定南中。223年,刘备死后,越慯酋长髙定、群柯郡丞朱褒和益州大姓雍顗先后叛蜀。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了马谡“心战为上”的建议,军事进攻和心理攻击并用。战后,他又任用当地夷帅,取得了南中人民的信任。南中的平定,为蜀汉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也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④228?234年,先后五次北伐中原。诸葛亮此举的最终目的是“兴复汉室”,直接目的是以攻为守,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8.试论唐玄宗 “贞观之治”的形成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626—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势强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民族关系融洽,边境也较安宁,史称“贞观之治”。
(一)君臣论治。唐太宗经常与其大臣们论古说今,总结历史经验,以改善统治。他很重视强盛的隋朝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一事,经常议论隋亡的教训,并引以为戒。他们还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参与论治的主要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褚遂良、马周等人。唐太宗君臣论治的范围很广,涉及加强、巩固封建统治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多收入《贞观政要》一书。因而该书深受后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在用人方面坚持“选贤任能”的原则,不因亲故而取庸劣;不因关系疏远或曾是政敌而舍贤才。不拘一格,因材致用,因而从各阶层、各集团搜罗了许多人才,他重用的一批大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都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或军事家。唐太宗很重视听取大臣的意见,注意兼听众议,虚心纳谏。他还鼓励大臣直言极谏,因此一时间朝廷上出现了良好的政治风气。常对太宗进言的大臣以魏征最为著名,而且敢犯颜直谏。
(三)轻徭薄赋。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
(四)华戎同轨。在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方面,唐太宗虽曾多次派兵反击突厥、吐谷浑的侵扰,并进而征服了突厥、吐谷浑等,但他主要还是采取以怀柔为主的羁縻政策。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命各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等,以统辖本族。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还 助他们的部属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唐朝树立了声威。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9.举例说明两宋时期的史学成就
一、通史著作,成果斐然
宋代史学著作卷帙浩繁,在大型通史的编修方面,取得了尤为显著的成果。重要的大型通史著作有《资治通鉴》、《通志》等。
二、当代史编修,成就显著
宋政府设置专门的史官,分别纂修实录、国史、会要等书,内容都比前代详细。《宋会要辑稿》,是清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原书有2200多卷;辑本有500卷,其中十分之七八的史料都是《宋史》中没有的,是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制度沿革的重要参考书。宋朝政府设立会要所编修本朝会要,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宋代史学家私人编写的当代史,数量更多,比较杰出的有下面几种。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专记北宋九朝史事,原书已经散佚,现存清人辑本。李焘花费四十年时间,写成此书。《长编》考论详细,把异同诸说附于正文之下,体例上模仿了《资治通鉴》。南宋思想家叶适称它是《春秋》以后第一部由当代人写当代事的历史巨著。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专记宋高宗一朝史事,此书是续李焘的《长编》而作。原书已经散佚,现存辑本。李心传还著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专门记载南宋前期典章制度,名为“杂记”,体例实同“会要”,史料价值很高。徐梦莘的《三朝北盟汇编》,记载了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与金的战和关系,书中广泛搜罗了当时政府和私人对于宋金关系的言论和记述,按照年月日加以编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史料来源于亲历者、当事人的亲手记录,徐梦莘照录原文,使其“是非并见,同异互存”。其中,对于女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至于民情风俗,也多有记载。
三、方志与类书
宋代,志书大量出现,编纂体例也渐趋完备,山川、疆域、名胜、职官、建置、赋税、物产、乡里、人物、金石、艺文、灾异等,无不包含。地方性的志书比较出名的有《吴郡志》、《长乐志》、《新安志》、《剡录》、《乾道临安志》等。《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等也都是很有价值的地方史著作。全国性的志书有《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纪胜》等。
四、金石学的成就
金石学是宋代学者开辟的史学新领域。主要的金石学著作有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吕大临的《考古图》,王黼的《宣和博古图》,以及黄伯思的《金石题跋》。南宋有赵明诚的《金石录》,洪遵的《泉志》,洪适的《隶释》。这些为史籍的重新考订提供了新的材料。
10.明代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主要内容。(1)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
(二)历史意义。(1)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 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2)—条鞭法既是对当时人口流移相对自由和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现实的认可,同时为人们离开土地到处流动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3)由于赋、役征银,对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11.试述清代考据学及其成就
考据学即清代所谓的汉学,又称朴学,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于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切实、有用,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修己治人的实学。顾炎武主张从小学入手,用训诂名物的方法来理解儒家经典的真义。他们的经世致用主张,是对明朝覆亡的反思,也有复明反清的功用在内。
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政府一面用大兴文字狱的方式加强思想钳制,另一面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以转移人们反清的视线。在这一背景下,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神遭到阉割,但他们重视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对后来的学者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稍后于顾(炎武)、黄(宗羲)的阎若璩、胡渭诸家的经学著作,树立了考据的范例。
胡渭(1633 -1714年),字出明,浙江德清人。精于经义,尤精舆地之学。所著《禹贡锥指》和《易图明辨》等,在辨别古书真伪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在《易图明辨》中,他证明了河图洛书之妄。
阎若璩(1636?1704年),字百诗,先祖居山西太原,生长于江苏山阳。深于经史,亦精于地理。所著《尚书古文疏证》(8卷)一书,用严谨的考据方法,证明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25篇占文尚书和所附的《孔安国传》为伪造。从阎若璩、胡渭开始,逐渐形成一一种脱离社会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更加盛行起来,形成了所谓的“乾嘉学派”。
乾嘉考据学派主要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以苏州府元和人惠栋(1697-1758年)为首。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书。吴派的治学方法是相信家法而崇尚古训。一切务在遵从和恢复汉人的说法。吴派的治学方法被梁启超概括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由于比较保守,所以独创性的学术成就不大。
皖派以戴震为首。他们在治学上“实事求是,不主一家”。因此,皖派思想比较开放,富于创造性,不拘泥于和不过分迷信汉儒之言。所以他主张从事考据必须坚持“不以人蔽己,不以已自蔽”的求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同时还认为,义理寓于典制,求义理不可凭空胸臆,必须求之古经。所以,他们采取“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的严谨考据方法,在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清代考据学在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的成绩很大,据统计,有389种之多。 清代考据学者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史、子、集诸部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大量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