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首发解读清华美院2023年考研30大变化!_专业_考试_招生

独家首发解读清华美院2023年考研30大变化!_专业_考试_招生缩略图

原标题:独家首发解读|清华美院2023年考研30大变化!

随着5月9日拟录取名单的公布,2023清华美院研究生考试结果终于尘埃落定。
众所周知,清华美院出招的最大套路就是没有套路,变革,永远是清美考研的主旋律,这一点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感受得尤为明显。那么,清华美院考研形势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动?下面就让水木带大家从本次考研的招生、初试、复试、录取四个阶段梳理一番,感受一下这可谓动荡的一年。

01
扩招
总体人数扩招,2022年的120个名额上升至139个名额(复试入围线公布后又增加8个名额,上升至147个)。其中学硕名额由2022年的24个增加到28个,专硕名额由2022年的96个增加到111个。

招生专业目录
录取人数缩水
2023年可以说是招生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差额最大的一年:拟招生139人,实际录取115人(其中全日制拟招87人,实招81人;非全日制拟招52人,实招34人),复试录取比仅为66%(2022年复录比尚有71.4%),这进一步证实了清华宁缺毋滥的录取标准——哪怕进入复试的人数小于等于招生人数,还是会有刷人的可能。说是扩招,但今年的最终录取人数实际低于2022年的120人。

2020-2023招生人数分析
02
缩招
部分传统的全日制专业缩招,比如服装专硕由2022年的11个名额缩减至5个;染织专硕只招收3人,科普视觉传达只招收4人(复试入围线公布后增加1个名额),均是近五年来招收人数最少的一年;视觉传达专硕由2022年的15个名额缩减至11个(复试入围线公布后增加2个名额)。

2022与2023招生名额对比
03
专硕招生增多
今年绝大多数专业学硕专硕均招生。之前很多专业一年只招学硕、一年只招专硕,而今年几乎所有方向都同时招收学硕和专硕的学生,同学们有了更多元的选择。

学硕招生专业对比
04
新增非全专业
开设了多个非全新专业,且招生名额非常多:美术馆、博物馆运营与展览策划(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8个),国家重大题材设计与创作(13个)。另外,书法专业恢复招生,并增加了美术方向,美术与书法专业招收8人。虽然由于某些原因,进入复试非全日制同学数量未达到招生指标,但非全专业的扩招依然是清美的一大趋势。

非全新增专业
05
史论考试合并
美术学、设计学、艺术这三个大类下的所有研究方向专业一全部统一为“621艺术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涵盖原本的620中外工艺美术史与世界现代设计史和619中外美术史(包含设计概论),考察范围更广,备考难度大幅度提升。

艺术理论基础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要属华盛顿“智慧互联”项目,该专业于2022年首次招生,当时的专业一“616专业理论基础”考题十分简单,只涉及交互设计方面的知识,而今年统一改为“621艺术理论基础”后,该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6
手绘代码变化
部分专业的专业二代码发生变化,如“954专业设计基础”变为了“520专业设计基础”。虽然今年出题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从科目编码的角度来说,以数字5开头的编码考试时间是可以超出3小时的,因此不排除今后初试手绘考试有延长时间的可能性。

科目代码对比
07
上机变手绘
交叉学科-信息设计第一次取消了上机考试,恢复了对手绘的考察。2021年之前,交叉学科-信息设计(曾用名:交叉学科-交互设计)专业一和专业二分别是手绘和上机考试,2021年起“680理论基础”替换了手绘,而今年或许是出于考点安排的考量,用手绘替换了上机考试,不知以后是否会在保留680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形成手绘和上机考试逐年轮换的局面。

交叉学科-信息设计考试科目变化
08
报名要求调整
非全日制专业的工作时间要求有所调整,之前艺术管理专业原本没有对工作年限没有要求,应届生也可以报考,但在今年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报考艺术管理专业需要有至少2年的工作经验,应届生不再有报名资格。

艺术管理新增报名要求
如何应对考研变化
??欢迎添加水水交流??

09
初试考点变化
大部分专业的考点不设置在清华,由于防疫政策的放开,2023研究生考试初试之前的一段时间疫情扩散严重,为了减缓防疫压力,清华大学将绘画、雕塑、摄影、造型基础、美术与书法外的专业考点全部迁出,设置在外校甚至外地,导致一小部分同学因为填错报考点而痛失考试资格。但这属于特殊形势下的特殊情况,今后所有专业应该还会恢复到清华大学内考试。

初试考点通知
10
提前试考无门
由于今年初试考点分散,大部分考点设有资格审查,因此原本利用清华规则bug提前试考的大二大三同学无计可施。不过这也是特殊情况,预计清华美院考点恢复正常后,低年级同学依旧可以通过试考提前适应考场氛围、做足准备。

清美考场照片
11
史论新题型
史论考试反套路更明显,出现新题型。从初试真题中可以看出,621艺术理论基础并不仅仅是对原本620设计史和619美术史的粗暴组合,而是二者知识体系的碰撞与融合,对同学们的灵活运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史论考试中竟出现要求绘图的综合类题型,这一点警示大家:盲目套题不可取,唯有打牢基础,才能在变革的浪潮中以不变应万变。

2023年621艺术理论基础真题
12
史论平均分下降
初试成绩公布后史论平均分整体下降,由于是新开设科目,大家都有些措手不及,答题技巧也较为欠缺,因此今年史论平均分较去年下降,高分人数也相对较少。

部分史论分数截图
13
入围分数线明显下降
所有专业总分分数线明显下降,相比2022年,各个专业入围复试总分分数线都有明显下降。大部分专业入围线与国家线持平,为362分。分数线最低的专业为非全日制的工业设计工程领域,仅为292分;分数线最高的三个专业为交叉学科-信息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专硕和交叉学科-信息设计,分别为385分、378分、376分。交叉学科不愧为“卷王”专业,几乎年年都是分数线最高的专业,不过比起2022年动辄400分的情景,今年的分数线还是十分“和蔼可亲”的。

入围分数线
14
单科分数线大跳水
政治外语入围线略有下调,专业课分数线直降20分。政治英语方面,2022年的分数线基本都为50分,个别专业甚至高达60分,今年则下降到了45分,甚至40分。专业课方面的降分更是给了大家一个大惊喜——分数线竟直降20分,变为了史论80分、手绘100分(交叉学科、史论系、工业设计工程因为考试科目独特所以分数线也略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比去年低了不少)。
这对跨专业同学是个利好消息:专业分数线的下调无形中放大了文化课成绩的优势,使得部分
独家首发解读清华美院2023年考研30大变化!_专业_考试_招生插图
专业能力一般或发挥失常的同学得到了翻盘机会。
15
实际招生名额+8
复试入围阶段招生计划扩张。由于推免生的流失,部分专业的统招名额有所提高,详见下表:虽然之前也有过临时增加招生名额的情况,但在复试时进行如此规模的扩招还是相当罕见的(去年就只有3个结余名额)。
也许是因为疫情风控政策的结束,一部分推免学生改变计划选择出国而空出了大量名额,或是有什么其他变故,不过不管原因如何,对于这几个专业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个喜讯,尤其是视觉传达专业一下增加了两个名额。考研就是这么刺激,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惊喜,所以永远不要因为各种猜测而惶惶不安放弃准备复试,咬牙坚持到底一定是有意义的。

复试阶段部分专业扩招

16
复试回归线下
复试的组织形式有较大变化,线下复试回归。随着疫情管控的结束,复试也如意料之中的一样回归到线下进行,一些进过复试的二战同学需要适应新的节奏。不过比起2019年的线下复试,今年复试在流程上依然有一定变化:首先是资格审查资料延续了线上提交和审核的形式,不再像之前线下面试那样需要邮寄资料和现场审核,大大节省了同学们的时间,也降低了邮件丢失风险,预估之后也会延续这种形式。

复试细则
17
复试战线拉长
复试持续整体时间有所延长,2019年的线下笔试和面试一共进行了3天(3月16日-3月18日),而今年由于新增专业较多,战线足足拉到了5天(3月24日-2月28日),这对28日才面试的同学属实有点“精神折磨”了(看着朋友圈小红书别人都解放了,自己还没面试…)。
18
准备时间延长
今年给大家的复试的准备时间略有延长。今年从3月17日入围分数线公布到3月24日正式复试之间有一周时间,相比去年只有短短1天来说(去年3月14日公布分数线,3月16日开始复试),算是宽裕了不少……吗?其实并没有!
因为今年的复试是要线下进行的,这意味着除了准备一大堆复试审核材料,还要订住宿、订机票火车票、打印作品集、准备行李……各种各样的杂事,比线上复试麻烦了太多,因此进入复试的同学绝对不能拖延。强烈建议进入复试的同学尽快前往北京,提前适应环境,并参加水木致尚的模拟面试。

水木模拟面试
水木模拟面试安排
??欢迎添加木木交流??
19
笔试时间调整
大部分专业延续了之前线下笔试的6小时考试时间(包括半小时午餐,今年美院还贴心地提醒大家自备饮食)艺术管理和史论专业维持了3小时的笔试时间,而交叉学科学科的三个方向的笔试时间由原本的4小时、6小时全部缩短到了3小时。

复试细则
20
要求更加具体
在面试环节的注意事项中明确说明了有“其他语种”的听力与口语考核,因此初试考小语种的同学不要傻乎乎地去准备英语考试了(往年的注意事项没有明确说明,导致有考小语种的同学没有准备自己语言的口语,复试分数大打折扣)。另外也注明了要准备5-7份纸质版作品集或论文,保险起见同学们可以多打一些备份,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21
新专业新要求
2023年的考研中,增加了几个非全专业,包括完全新增的美术馆、博物馆运营与展览策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重大题材设计与美术创作,以及恢复招生的美术与书法,随着复试细则的公布,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专业都需要提交作品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美术馆博物馆专业和艺术管理专业一脉相承,但艺术管理只需要交论文,它却是要交作品集的,这有些出乎意料。作品集在面试中会用到纸质版,同学们一定要及时打印。

21
复录比1:13?
今年出现较多“复试人数少于招生名额”的情况。尤其是各个新的非全日制专业,招生8-13人,进入复试的却寥寥无几,简直是“逆向的差额选拔”,猜测是由于新专业给分过严,使得大量考生过不了国家线导致。此外,部分全日制专业也出现了等额选拔的情况,不过清华的标准一向是“宁缺毋滥”,因此即使没有名额竞争的压力,表现不达标还是会被残忍刷掉的。
23
笔试难度激增
今年复试笔试难度大幅度提升,不再是面试前的“摆设”。2020-2022的疫情三年间,线上复试的笔试环节简直能用“放水”来形容。这三年的笔试题目是:

而今年的笔试不但在时间上拉长到了恐怖的6小时,题目的专业性和答题要求相比同样是线下复试的2019年也有了质的飞跃。
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笔试要求画出平面、立面或剖面图,轴测图或透视图皆可;而今年却要求绘制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大样图、节点图各不少于3个,透视图不少于2个,数量和精细度要求都成倍增长。

2019复试笔试真题回忆版

2023复试笔试真题回忆版
24
作品集要求提高
今年面试对作品集的要求更加严苛。复试结束后,同学们表示清华美院对作品集的质量与真实性都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自身表现和作品集素质不相称的同学,老师会提出质疑和诘问。同学们一定要严格杜绝一切投机取巧的行为,保证对作品集的亲力亲为,且对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绝不能含糊其辞。

纸质作品集
25
英语考核环节难度陡增
史论专业的同学表示,面试时老师的英语提问不再局限于“你最喜欢的艺术家”“介绍你的一个作品”这样基础的问题,而是将专业提问与英语提问相结合,问得十分详细深入。因此,报考史论系的同学一定要特别注意,在平时文献阅读时要格外注意对专业词汇表达的积累,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切勿以临时抱佛脚的态度准备面试。

英语文献示意

26
录取人数缩水
2023年可以说是招生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差额最大的一年:拟招生139人,实际录取115人(其中全日制拟招87人,实招81人;非全日制拟招52人,实招34人),复试录取比仅为66%(2022年复录比尚有71.4%),这进一步证实了清华宁缺毋滥的录取标准——哪怕进入复试的人数小于等于招生人数,还是会有刷人的可能。说是扩招,但今年的最终录取人数实际低于2022年的120人。

2020-2023招生人数分析
27
服装专业仅有“五朵金花”
往年招生名额较为富裕的服装专业近年只录取了5名专硕,未录取学硕,这对大专业来说显得比较小气,而且“五朵金花”中除了清华本科的同学,其他同学都是拼搏了多战才得以上岸,因此有意报考服装专业的同学要有成为卷王的心理准备。
28
“消失”的深研院
众所周知,往年视传、服装和染织有一部分同学会被安排在深研院,也就是深圳校区。但是在今年的录取名单中,我们没有像之前一样看到“深研院”的标志,再结合这两个专业都有缩招趋势,可能是由于导师团队有所变动而产生的变化。以后这几个专业的同学是否会全部留在本部?我们拭目以待。

深研院录取
29
有同学放弃拟录取名额
虽然每年都有人放弃复试名额,但放弃录取名额的情况还是非常罕见的。清华不会因为录取名额流失而进行补录,这对排名在之后的同学来说显得有些残酷,但规则如此,大家只能各自努力,成为top 1。
30
新增提示
在今年拟录取名单的最后,清华贴心地加上了“非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生还需按要求完成人事档案调取”一条,防止同学们在事务性工作上产生疑惑,是一项小小的体验优化。

新增提示
这样看下来,2023的考研er们真是太难了!
不过,真正的强者,就是不论遇到什么突发状况都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而我们的同学做到了。
感谢各位为这一年带来如此多动人的故事,
祝愿大家在清华园继续自己的求索之旅!
在学术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