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氐、羌婚姻探索_羌族_婚俗_姓氏(民族学考研属于什么类)

民族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氐、羌婚姻探索_羌族_婚俗_姓氏(民族学考研属于什么类)缩略图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氐、羌婚姻探索

魏晋南北朝氐、羌婚姻探索

杨 铭 李 锋

摘 要:本文结合文献古籍和碑铭墓志材料,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氐、羌两族的婚礼、婚俗、婚姻形态等,并追踪了两族与汉、匈奴等民族的通婚状况。

关键词:氐;羌;婚姻;融合

民族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氐、羌婚姻探索_羌族_婚俗_姓氏(民族学考研属于什么类)插图
婚姻形态是研究民族史的重要课题。通常, 一个民族的婚姻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 因此了解氐、羌两族婚姻的特点, 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两个民族的起源、演变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有关氐、羌的婚姻形态,学术界鲜有专门的论著涉及,多是淹没于一般的叙事当中,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论述。

一、羌族的婚俗

载有羌族婚俗的史书,较早的要数《后汉书》,其中《西羌传》一文说,羌人氏族无定,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1]这是指同姓亲属不通婚、纳后母寡嫂为妻的一种婚俗。其中后一种被叫做“收继婚”,这种婚俗在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中较为普遍,如匈奴、乌桓、鲜卑、突厥等民族皆有流行。

郭义恭《广志》就谈道:“羌与北狄同,其人鲁钝,饶妻妾,多子姓。一人生子数十,或至百人。嫁女得高赀者,聘至百犊。女披大华毡,以为盛服。”[2]这条史料说的是羌族王公、贵族婚娶的盛况,一夫多妻,子孙繁盛,聘礼不菲,而服饰颇具民族特色。当然这描述的是羌族特定的阶层,而一般的羌民,不至于有这样的规模。

羌人的婚姻形态,除了文献中的记载,在一些实物资料上也可看出端倪。北魏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夫蒙文庆为亡父亡妹七世父母造立的石像上,有像主夫蒙文庆、母雷男纸、妻党□□。从其母亲和妻子的姓氏来看,雷为氐或是羌姓氏,党为羌族姓氏,所以石像即《夫蒙文庆造像碑》所反映的是羌族的族内婚。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的《雷明香为亡夫同 乾炽造像记》题名中,有像主雷明香、兄横野将军疆努司马雷标、弟宣威将军辅朝请别将雷檦安、夫旷野将军、殿中司马同乾炽、息女贵妃、息女贵宗、女夫雷季玉、女夫夫蒙双养、外孙夫蒙荣姬。雷、同 、夫蒙皆为羌族姓氏。此碑铭亦反映了羌族族内婚形态。

至于当时羌人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情况,文献记载亦不少。史书说,后秦姚兴时,“立其昭仪张氏为皇后”;姚泓时,姚恢叛,“恢舅苟和时为立节将军,守忠不贰”[3]。此为汉族张氏、氐族苟氏嫁与羌族姚氏的事例。又,仇池国主杨保宗既立,杨难当妻姚氏谓杨难当曰:“国险,宜立长君,反事孺子,非久计”[4],此为羌族姚氏嫁与氐族杨氏的例子。

前秦苻洪母、妻皆出自姜氏,史载其“母姜氏寝产洪”[5];洪第三子健,“母姜氏梦大罴而孕之”[6]。又,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有司奏:仇池“(杨)集始驱狐剪棘,仰化边服,母以子贵,宜加荣宠”,结果,“除集始母姜氏为太夫人,假银印”[7]。这些均是羌族姜氏嫁与氐族苻氏、杨氏的例证。北周《郭羌四面造像铭》有像主郭羌、妻卢胡仁、父五王、母李罗妙、叔母王毛女、母蒲寄疆、妹姜女、外生雷辉庆、弟妇白女定、弟妇杨先妃、弟妇鱼阿贵等,姜为羌姓,蒲为氐姓,李为汉姓,但氐也有李姓。由像主妹姜氏可以判断像主为羌族,他娶非本族的卢氏为妻,他的父亲则娶氐族妇女为妻。像主的姐姐或妹妹嫁给了雷姓羌人。从像主弟妇的姓氏来看,白姓非羌姓,龟兹国王姓中有白氏。杨姓氐、羌皆有,鱼姓似为氐族姓氏。

又,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荔非兴度观世音造像碑》上,在其碑座四周刻有荔非氏家族的供养人,有曾亲、祖亲、叔祖、叔祖母、父、母、叔、叔母等。从中所反映的婚姻状况看,羌族荔非氏除了娶同族内的不同姓氏钳耳、雷氏等为妻以外,其族内成员也有娶匈奴族刘氏、盖氏为妻者。从以上文献和造像材料来看,其反映的是羌族的族内婚,或是与氐、胡诸族通婚的现象。

此外,从明、清时期川西北少数民族的婚俗中,能追溯到羌人婚俗的一些细节。据《蜀中广记》记载,明代羌族“嫁娶,富者以猪羊、毛毡、布匹、粟麦为礼”[8]。而道光年间《石泉县志》记载,松茂、平武、石泉“皆番羌杂处,而在石泉者最驯”,婚姻交易少银钱,用牛、羊和布匹,以木刻为信。婚礼重财币,男家提媒于女,女家同意后,方行聘礼。大抵以马、牛及三脚大锅为币,女家以衣装器用答礼。贫家聘礼,仅杂粮数斗。[9]这或许就是古代羌人婚姻的遗存,从中可以窥见到唐宋以前羌族婚俗的情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