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女研究生带母上学,两个月后却在寝室自缢身亡母爱太过沉重杨元…(研究生女孩遇害)

09年女研究生带母上学,两个月后却在寝室自缢身亡母爱太过沉重杨元…(研究生女孩遇害)缩略图

常言道,母爱是伟大的。
但是太过于沉重的母爱,却也会令子女感到压抑和束缚。
2009年,怀揣着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杨元元成功考取了研究生。
然而,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她报道时却带着母亲一同入学。
杨元元
这原本是杨元元人生的重大转折,可以她却选择在入学两个月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研究生刚入学的杨元元为何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曾经对生活充满憧憬的她,又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幼年丧父命运多舛

1979年,杨元元出生在湖北宜昌的一户普通家庭。
杨元元的父亲是一名大学生,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
杨父作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学历十分吃香。
因此他毕业后在当地的一家工厂担任工程师。
杨元元的母亲望瑞玲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工,一直以来在工厂里勤勤恳恳的工作。
杨元元儿时
杨元元还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杨顺顺。
父母虽然工资收入不高,但是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儿时的杨元元活泼爱笑,几乎没有什么烦恼。
然而原本圆满和顺的生活,却在杨元元六岁那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5年,杨父不幸身患严重的肝病。
虽然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但仍然没有挽留住父亲的生命。
杨父最终因病不幸离世。
父亲撒手人寰,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只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不仅使得这个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从此以后也没有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就这样全部落在了母亲望瑞玲单薄的肩膀上。
望瑞玲
虽然丈夫的离世,也让望瑞玲一度崩溃。
但是她深知,还有一双儿女要靠她养育,她连难过的时间都没有。
此时正值杨元元即将上小学之际,懂事的她为了减轻妈妈的压力。
便主动提出不去上学,而是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弟弟。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望瑞玲的严厉反对,虽然养育两个孩子的压力不容小觑。
但是生性要强的望瑞玲却打心里认定,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都要一视同仁。
她暗自下定决心,要让孩子们像丈夫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
就这样在望瑞玲的坚持下,杨元元顺利进入小学,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望瑞玲和杨元元、杨顺顺

励志求学考取名校

为了养育一双儿女,望瑞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挣钱的机会。
白天,她在工厂从事车工的工作。
晚上下班后,她回家为孩子做好饭菜,又返回工厂看大门。
就这样,望瑞玲白天黑夜连轴转,含辛茹苦的总算把两个孩子给拉扯大了。
望瑞玲的辛苦,姐弟俩也都看在眼里。
杨元元和杨顺顺也非常争气,他们的成绩在学校都是名列前茅。
转眼间,杨元元长大成人,迎来了她人生中重要的时刻——高考。
在高考中,杨元元稳定发挥,考取了不俗的成绩。
以杨元元的成绩,完全可以被她理想的院校——大连海事大学法律系录取。
但是这一选择却遭到了母亲望瑞玲的反对。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这么远,路费和生活费都太贵。”
“法律系能挣什么钱?还不如选择一个以后能挣钱的专业!”
在一直节衣缩食辛苦拉扯孩子的望瑞玲看来,大连的学校不仅路途太远,法律这一专业也并不挣钱。
就读法律专业费用太高、毕业后没有其他专业好就业。
望瑞玲提出来的这两点异议,也让杨元元无话可说。
毕竟这么多年来,母亲一直含辛茹苦的为她和弟弟付出,杨元元也是看在眼里的。
无奈之下,为了顺从母亲的心意,杨元元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
而是听从了母亲的安排,选报了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
武汉大学
之所以让女儿放弃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望瑞玲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伴随着杨元元、杨顺顺姐弟俩相继成年,望瑞玲的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
在她看来,现在杨元元已经成年,自己多年来也已经尽到了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接下来负担自己和弟弟学费的重担,就理所应当的落在了杨元元的身上。
杨元元也十分懂事,不仅一切安排都顺从了母亲。
自己上学的学费,也都是靠着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来支付的。
上大学期间,只要一有时间,杨元元便四处打工勤工俭学。
她不仅要靠着自己的能力来负担自己的生活费,还主动承担起了弟弟的学费。
然而四处打工并没用影响到杨元元的学习成绩。
她不仅依旧名列前茅,在学校担任了班干部,而且每年都能获得学校的奖学金。
杨顺顺也没有辜负母亲和姐姐的期望,杨元元大三这年,弟弟同样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武汉大学。
美丽的武汉大学
原本以为弟弟考取了大学,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彻底打破了杨元元刚有起色的生活。

与母同住人生被捆绑

弟弟顺利考取了大学,杨元元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可以迎来一些起色。
殊不知自己的人生,从此被母亲牢牢的捆绑在一起。
2000年,就在杨顺顺进入武汉大学就读不久,望瑞玲工作的工厂出现了变动。
由于工厂需要迁址到新区,这便需要职工一同搬迁,便于每日往返于工厂上班。
但是要想搬迁至新厂区,每个职工需要缴纳3.5万元,才能分配到一套职工住房。
望瑞玲数年来含辛茹苦的拉扯两个孩子,已经耗尽所有精力和财力。
能将两个孩子养育大已是不易,这3.5万元对望瑞玲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无奈之下,望瑞玲只能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回奔波于家和新厂区之间。
新厂区
刚开始望瑞玲还能坚持每天往返,但是时间一长,望瑞玲不仅身体吃不消,产生的高昂路费也让望瑞玲觉得得不偿失。
正值此时,工厂出台了职工内退政策。
望瑞玲一合计,便毫不犹豫的办理了内退手续。
没有了工作,望瑞玲简单的收拾了行李,便来到武汉准备“投奔”女儿。
在外辛苦求学的杨元元,看到母亲突然来学校探望她和弟弟,一时间感到喜出望外。
她不仅高高兴兴的带着母亲参观校园,还请母亲和弟弟去了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去的小餐馆吃了顿“大餐”。
夜晚来临,杨元元本想给母亲在学校附近的招待所找个住处。
但是望瑞玲却提出,在外面住宿太费钱,不如在杨元元的宿舍将就一下。
杨元元心想母亲说的也对,她勤工俭学也没有多余的钱。
让母亲在宿舍里和她将就几天,也不失为一个省钱的好办法。
大学宿舍
就这样,望瑞玲当晚就住进了杨元元的宿舍。
接下来的几天,杨元元除了上课和打工,其余闲暇的时间都陪着母亲在校园里散步。
可是母亲每天住在宿舍里,和自己挤一张床,却一点没有回家的意思,这让杨元元百思不得其解。
虽然同宿舍的舍友们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但是对于母亲绝口不提回家一事,杨元元还是决定跟母亲问个清楚。
谁知杨元元询问母亲为何迟迟不肯回家时,母亲说出的话却让她倍感震惊。
“我办理了内退,这次来武汉就是准备和你住在一起的。”
“我还在上学,我都是住在学校的宿舍,你怎么和我住在一起?”
杨元元和母亲望瑞玲
杨元元向母亲表示,自己都是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没办法的母亲同住。
但是望瑞玲却执意认为,她和杨元元一起住在宿舍不存在任何问题。
从小懂事听话的杨元元见到母亲执意如此,便不好再拒绝母亲。
可是因为母亲住在宿舍而发生的一系列影响,却深深刺痛着杨元元。

无力偿还助学贷款毕业证被扣

就这样在望瑞玲的一再坚持下,她便长期在杨元元的宿舍住了下来。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的问题却让杨元元应接不暇。
原本是大学女生的宿舍,却突然住进来一位“阿姨”,这让同宿舍的同学们倍感不便。
室友多次与杨元元沟通,希望可以让望瑞玲搬离宿舍。
可是一来杨元元无法忤逆母亲的决定,二来她也没有额外的钱 母亲在外租房。
因此虽然室友多次与她沟通,但望瑞玲仍旧心安理得的住在杨元元的宿舍里。
见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室友们便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学校。
望瑞玲
学校领导接到反映后,便积极与杨元元进行了沟通。
当领导得知杨元元母亲没有工作没有住处的困难后,一方面为了解决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一方面也为了解决杨元元的困难。
学校领导便立即给杨元元及母亲安排了一间独立的宿舍,供她们母女居住。
搬进了学校领导安排的独立宿舍后,望瑞玲从此以后便彻底在学校里安顿了下来。
她平时不仅和杨元元吃住都在一起,女儿上课期间,她还会在宿舍楼下摆摊做一点小买卖,每个月都能挣一点零花钱。
母亲无处落脚的问题看似解决了,但是对杨元元而言,却令她觉得倍感屈辱。
自从和母亲搬到了独立的宿舍后,杨元元便被同学们疏远了。
大家都深知她和母亲一同住宿,因此杨元元的宿舍从未有同学光顾,成为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母亲陪她一同上学的事情,也一度在学校里被传的沸沸扬扬。
至此杨元元是贫困生的真实情况,在学校里也是人尽皆知。
来自于原生家庭的自卑感,让杨元元不敢与同学正常交往,更没有一点勇气去谈一场恋爱。
望瑞玲
就这样,望瑞玲在杨元元的宿舍一住就是两年,直至杨元元大学毕业。
然而这两年,却是令杨元元倍感压抑和痛苦的两年。
令杨元元更为崩溃的是,因为母亲的到来,让她减少了外出打工的时间。
这样一来直到毕业,杨元元仍有近4000元的助学贷款未还完。
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毕业期间如果未按时还清助学贷款,学校将有权力暂时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母亲已经没有了工作,弟弟又尚在读书,杨元元一时间实在交不出剩下的助学贷款。
无奈之下,寒窗苦读了四年大学的杨元元,只得两手空空毕了业。

工作不顺备受阻挠

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却因为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让杨元元的求职之路屡屡碰壁。
眼看着同学们都签到了很好的工作,没有毕业证的杨元元只能四处当家教勉强维生。
虽然学业受阻,工作不顺,但是此时的杨元元仍旧没有放弃希望。
虽然她只能在一些民办的培训机构担任老师,但是她却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考研。
在杨元元的努力下,她终于被北京大学法学院录取。
北京大学法学院
由此可见,杨元元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专业——法律。
但是面对每学期高昂的学费,还有自己尚未还清的助学贷款。
杨元元却选择了退缩,主动放弃了去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的机会。
眼看杨元元放弃了这么好的读研机会,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替她觉得惋惜。
杨元元的高
09年女研究生带母上学,两个月后却在寝室自缢身亡母爱太过沉重杨元…(研究生女孩遇害)插图
中老师得知她放弃了去北大读研的机会,便主动与她取得了联系。
老师深知杨元元的家庭条件,便想介绍她回老家宜昌考取公务员。
这样一来,不仅没有浪费杨元元的才华,可以让她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毕业后常年在外打零工的杨元元,吃尽了找工作的苦头。
当听到老师介绍她可以考公务员时,她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杨元元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
于是杨元元没有过多考虑,便报名参加了宜昌的公务员考试。
接下来她开始埋头复习,想要在考试中一举夺魁,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获得一份正式的工作。
然而就在杨元元全力以赴备考时,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望瑞玲得知女儿准备考取宜昌的公务员时,觉得自己好不容易供女儿走出了老家,现在女儿却又要回去,她是断然不允许的。
这一次,杨元元再次听从了母亲的安排,放弃了宜昌公务员的考试。
虽然放弃了公务员考试,此时西北大学又向杨元元抛来了橄榄枝。
收到面试邀请的杨元元欣喜若狂,能在大学任教也是杨元元梦寐以求的职业。
然而这一次,这份高校老师的工作仍旧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你一个人跑去西安那么远的地方,我和弟弟以后怎么办?”
西北大学
这一次母亲反对的理由,仍旧是因为距离太远。
就这样,在母亲的阻挠下,杨元元再次放弃了可以在西北大学任教的机会。
重新考学携母入校
求职的机会,就这样一次次因为母亲的反对,在杨元元的面前眼睁睁溜走了。
毕业八年来,杨元元因为没有毕业证,一直四处打零工,直到毕业第五年才还清助学贷款。
然而拿到毕业证的杨元元,求职之路也并没有因此变得顺畅。
在这期间,弟弟杨顺顺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直博。
这一消息令杨元元悲喜交加,喜的是弟弟不负众望考取了满意的学校。
悲的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年仅三十还一直在外漂泊,和母亲居无定所。
看到弟弟终于可以来到向往的院校深造,多年来深藏在杨元元内心的那份遗憾,又开始蠢蠢欲动。
弟弟已经升了直博,自己多年来一直工作不顺,杨元元准备重新备考研究生。
这一次她吸取了多年来的经验,究竟报考哪所院校好?
考研前她决定提前争取母亲的意见。
“考上海吧!”
上海海事大学
在望瑞玲眼中,儿子考取了北京的大学,女儿自然也不能太差,上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次,杨元元依旧听从了母亲的安排,顺利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
虽然考取了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可是接下来面临杨元元又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母亲的住宿问题。
为了缓解姐姐多年来的压力,杨顺顺主动提出接母亲来北京居住。
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望瑞玲的反对。
在她看来,一来自己住在儿子那里颇有不便,二来自己多年来一直和女儿在一起生活习惯了。
多年逆来顺受的杨元元没有再拒绝母亲,而是直接带着母亲入校报道了。
然而这一次,她们母女俩并没有杨元元上大学时那么幸运。
杨元元欲带母亲一同住校的行为,遭到了上海海事大学校方的反对。
杨元元向校方递交申请单人宿舍的申请,也遭到了驳回。
校方认为这是对其他贫困生的不公,因此拒绝了杨元元的申请。
学校电影院
学校不允许杨元元和母亲一同住校,望瑞玲为了省下住宿费,甚至不惜在学校电影院的座椅上度过了一夜。

绝望无助最终自缢

当得知母亲为了省下100元住宿费,宁愿委屈自己窝在电影院的座椅上,
也不愿意多花费一分钱时,杨元元觉得既心痛又内疚。
万般无奈之下,杨元元只得再次向校方求助。
为了缓解杨元元的难题,可以让她安心就读。
在校方的协调下,为她们母女找到了一处月租仅有500元的房子。
就这样,杨元元和母亲搬着行李,来到了学校安排的出租屋。
然而一进房子,杨元元的心就凉了半截。
只见这是一间毛胚房,房间内不仅没有任何设施,就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但是能找到房租如此低廉的房子已是不易,望瑞玲毫无怨言,拿出行李便席地打起了地铺。
简陋的出租屋
上海的深秋寒风刺骨,看着母亲住在设施如此简陋的出租屋内,杨元元内心凄凉无比。
安顿好母亲后,杨元元回到了宿舍。
虽然自己可以安然无忧的住在温暖的宿舍里,但是每每想起母亲在家徒四壁的出租屋内瑟瑟发抖,杨元元的内心陡然徒增罪恶感。
2009年11月26日,杨元元并没有向往常一样,来到母亲租住的出租屋。
她给望瑞玲打了一通电话,简单的告知母亲自己要去做兼职,今天便不来看望母亲。
虽然电话中杨元元的口气十分平淡,但是望瑞玲却隐隐觉得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望瑞玲内心的不安却越发严重。
她决定去宿舍找女儿一探究竟。
由于没有杨元元宿舍的钥匙,望瑞玲一开始并没有顺利进入宿舍。
在她的一再哀求和坚持下,宿舍楼管终于拿出备用钥匙,打开了杨元元宿舍的房门。
杨元元自缢现场
结果,当打开宿舍门的那一刻,眼前的一幕却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只见杨元元以半跪的姿势,垂着头背靠在宿舍不足一米高的洗脸台上。
而她的脖子上,紧紧缠着用床单绑成的绳子。
床单的另一端,打着死结挂在洗脸台的水龙头上。
杨元元居然用这种决绝而残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杨元元的宿舍,她留下了一封绝望的遗书: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这么多知识,命运还是那个命运,什么也没有改变。”
这一天,距离她研究生入学不过仅仅两个月。
望瑞玲见状崩溃大哭,她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幕。
女儿好不容易考取了研究生,为何却在入学后不久选择了自缢呢?
十多年以来,望瑞玲一直和杨元元住在一起,与女儿相依为命。
女儿的突然离世,让她从此变得无依无靠。
无法接受现实的望瑞玲,来到校长办公室要为女儿“讨个公道”。
望瑞玲向校方讨要赔偿
悲痛欲绝的望瑞玲向校方提出了赔偿35万元的要求。
然而校方坚持认为,杨元元之死是自主行为,校方没有任何责任。
但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还是补偿了望瑞玲16万元。
在望瑞玲与校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的同时,杨元元短暂而凄凉的一生就这样草草落幕。

结语

杨元元的一生,映射着中国许许多多传统家庭的印迹。
作为长姐,她既要 助母亲缓解养家糊口的压力,还要 助弟弟完成升学就业的任务。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却始终压抑、忽略了自己的追求和人生。
杨元元虽然是懂事听话的女儿,却也是中国式“愚孝”的代表。
一味的委曲求全,一味的逆来顺受,最终换来的只是自己信念感的崩塌,从而使得自己走向了绝路。
如果杨元元从一开始就可以自己做选择,而不是事事以母亲的意见为主,那么最后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