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丨“失足”研究生的拯救之旅_处分_思想_教育(失足的失)

工作案例丨“失足”研究生的拯救之旅_处分_思想_教育(失足的失)缩略图

原标题:工作案例丨“失足”研究生的拯救之旅

——受处分学生教育关怀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探索

一、案例简介

小丽(化名),我院2021级某专业研究生,在3月份因私自将战疫通账号和密码借给他人,违反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和校园进出管理的相关规定而受到校级警告处分。辅导员与该生就此事多次进行谈心谈话,发觉该生陷入了完全的自我否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思想上包袱重: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自责和懊悔不已,但又觉得处分不公平;二是精神上忧愁多:整日精神高度紧张、愁容满面,惶惶不可终日;三是心理上压力大:质疑考研的选择、读研的意义,看不到前途与希望;四是行动上很迷茫:想极力去弥补,但又不知道路在何方。在此事件的影响下,该生的学习科研、饮食睡眠等诸方面均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案例分析与处理

处分的最终方向是惩戒,但实施惩戒行为的最终目的是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也明确指出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将“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党对犯错误同志的一贯方针也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不管是相关文件的规定还是党对待犯错误同志的方针,都表明了在教育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对于因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处分的同学来说,如何在对其进行教育关怀工作中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事关能否拯救并促进其实现良性发展。

对于小丽,无论是在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明显呈现出“失足”后的消沉。鉴于此,将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

1.思想上解惑

作为本校升学、已经步入研究生阶段的小丽而言,该生觉得自己的思想相较于本科阶段会更加成熟,特别是本科阶段一直顺风顺水的经历更让该生对这点确定无疑,无形中已经给自己贴上了“优秀”的标签。

面对突如其来的处分,这是该生怎么也想不到的,此时的思想就如同无数条缠绕在一起的细线,怎么也理不出头绪,一下子就懵了,自己也为此懊悔不已,困惑伴随而来。与此同时,该生在思想上认为,自己只是把战疫通账号和密码借给了他人,但他人没有使用而是借给第三者使用,且对于第三者使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完全不知情,却如此“冤枉”的要为此背负处分,思想上忿忿不平,觉得很委屈。

面对该生自尊心极强的内源性冲突和受到处分的情境性难题而产生的思想性迷茫和困顿,辅导员坚持做到原则性和导向性相统一。在表达理解该生因为受到处分思想上还一时无法接受的基础上,明确告诉该生,做好疫情防控,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校师生负责,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取得良好的疫情防控局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学校给予的处分,也是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三章第十五条第(八)款和第三十条相关规定做出的。对于该生所说的“委屈”,引导该生看到将战疫通账号和密码私自借给他人,这一行为已经违反了学校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

同时,明确向该生指出其思想上的松懈意识和侥幸意识,引导该生看到,处分的目的是教育,是让犯错误的同学吸取经验教训,学会敬畏规则。唯有如此,才能在今后面对诱惑的时候定住心神。该生思想上逐渐变得清晰,也坦言,自己有过考公务员的想法,如果没有经历这次事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面临诱惑时,自己在思想上可能会被俘虏。

2.精神上解忧

当得知背负处分时,该生在精神上变得高度紧张,不管是在学习科研上、人际交往上还是日常生活中,该生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又做错了什么事情。在对自己的看法上,该生出现了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

面对该生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在倾听其担忧的同时给予共情,表示如果其他同学面临类似情境时,也会产生类似的感受,并教授该生呼吸放松法,通过深呼吸达到放松的目的。

同时,采用焦点解决短程心理咨询中的技术,协助该生寻找例外,引导该生回忆过去在面临类似紧张情境时的成功经验,通过借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来应对当下精神上的忧愁。

此外,鉴于该生精神上的小心翼翼,告知要坚决做到保有底线、坚持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多多尝试。通过疏导,该生紧绷的神经得到了一定的放松,精神上的忧愁有所缓解。

3.心理上解压

事情发生后,小丽在网上查找了很多案例,得知受处分后处分文件会一直在档案里,会影响自己的评优评奖、党员发展甚至未来的就业,为此表现的寝食难安,心情郁结,控制不住的会想到自己的父母,觉得非常愧对父母,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交代;而一想到自己前途渺茫,就觉得自己选择来读研是不明智的,接下来再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一想到这些,心理上的压力就如同一座山,压得小丽喘不过气来。

对于小丽感受到的压力,辅导员告知该生,短期内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自己所想象的如此灾难化和长程化。

首先,警告处分有六个月的观察期,观察期表现良好,可以申请解除处分;同时,学校、学院会做到服务学生、围绕学生、关照学生,不存在一棍子打死的情况,只要自己积极主动、勇于尝试、不畏困难和挑战,有很多机会和平台能够让自己出彩,并向该生郑重介绍了学校“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学子搭建成长舞台、为每一个有追求的学子构筑心灵港湾、为每一个有准备的学子创造成功机遇”的三为理念。

此外,向该生介绍心理咨询中的合理情绪疗法,说明影响个体情绪和行为后果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即信念,而不合理信念会对情绪和行为带来消极影响。不合理信念往往会带有绝对化、概括化和糟糕至极三个明显特点。

引导该生看到在对待受处分这件事情上,自己在认知上出现了不合理信念,比如觉得自己受了处分就一无是处,接下来再怎么努力也于事无补,这是典型的不合理信念。当该生了解到这些,认知上有了一些调整,心理上的压力感也有所减轻。

4.行动上解渴

通过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和心理上解压,小丽认同了处分结果,能够一分为二的看待处分,内心也有非常强烈的上进需求,渴望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弥补错误,促进自身的发展,但不知道路在何方。

本着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原理,秉着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辅导员向该生抛出了锦囊。

结合该生未来想在中学任教的职业规划以及想向党组织继续靠拢的决心,引导该生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守服务同学的初心,抓住学校、学院组织的师范技能比赛以及创新创业赛事等平台,积极投身科研和竞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练就过硬的本领,平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找党组织汇报思想,让自己成为堪当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工作案例丨“失足”研究生的拯救之旅_处分_思想_教育(失足的失)插图

在明确了实际行动后,该生也明晰了方向,并主动提出请辅导员监督和党组织考验。此时,该生的整体面貌就如同拨开乌云后的阳光,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

三、案例启示

1.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每一位思政工作者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需要牢牢遵循并时刻提醒自己的。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而不是无视规则、心存侥幸意识的利己主义者。对于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如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需要把制度挺在前,严肃而明确地指出其错误所在,将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

2.心中装着学生

处分不是对一个学生教育管理的终结,而是意味着学生问题的暴露,其最终目的是教育,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于这类学生,反而需要更多教育与关爱,如干预不及时、不恰当,则很有进一步演变恶化的危险。

而针对学生违纪后的教育关怀工作中存在的“重处分,轻育人”等问题,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需要做到心中装着学生,做到服务学生、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其中的关键是“浇花浇根”。通过与学生一起,深入探析问题原因, 助学生从“远与近”的维度,辩证分析处分带来的当下困难与提醒自己防止未来走偏的警醒,扭转思想上对于处分的不恰当观念。

同时,在教育关怀中联合导师、父母、同学等多方力量,并向其指出明确的行动方向和补救措施,从而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真正做到“育人育心”。

3.善用警示案例化解各类隐患风险

警示案例的警示效果如果只停留在单个人或极少部分同学层面,那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作为辅导员,要有全局观。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组织辩论赛等形式,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专题教育、阶段教育,扩大警示案例的辐射面。

同时,综合近些年学校、学院发生的因违反校纪校规而受到处分的案例类型,做好大学生学习成长中常见问题、现实难题的针对性教育和引导,把预防工作多做一些在前面,为化解各类隐患风险做好未雨绸缪。

作者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联系文章原作者或评论区讨论。

责任编辑:王婧

投稿邮箱:young@bjtu.edu.cn

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