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输“双一流”,这些大学发展速度太快了!上海科技大学研究生理工…(南京邮电大学是双一流吗)

不输“双一流”,这些大学发展速度太快了!上海科技大学研究生理工…(南京邮电大学是双一流吗)缩略图

日前,河仁慈善基金会决定出资100亿元在福建筹建新型研究型高校——“福耀科技大学”(暂定名)及韦尔股份董事长虞仁荣决定捐资200多亿元在宁波建新型研究型大学——“东方理工大学”(暂定名)的消息,使“新型研究型大学”这一概念再次引起公众关注和热议。
在近几年,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已经成为高教界讨论的热点。随着社会各界的不断支持和高校的逐步实践,这种建立在经济社会大变局背景下的高校新模式也越来越多地走入大众视野。
时代呼唤新型研究型大学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科技水平上,我国与先进国家的距离正在缩小,但在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尤其是大国竞争日趋激烈时,加快自主科技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无论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还是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都要求大学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时代呼唤新型研究型大学能异军突起。
基于这样的背景,近年来,国家对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工作做出了一系列方向性的部署。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指出,要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提到:“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推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
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探索高等教育创新模式,除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导向之外,高校一直承担着“试验田”和“先行者”的角色。近年来,国内至少有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一批新型研究型高校已经建成。这些学校成立时间虽短,但实力却不容小觑。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自主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认同。
上述高校中,除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入选首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外,其余大学均未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尽管如此,这些大学在大学排名、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及科研论文等方面表现出高水平、高速度的强劲实力,与“双一流”高校相比,也毫不逊色。
除了已建成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之外,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山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和东方理工大学等几所新型研究型大学也正在建设或筹建过程中。软科(id:zuihaodaxue)搜集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相关信息。从各高校的建设情况和办学特色中,可以见微知著,逐步了解和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已建新型研究型大学:模式创新,各有特色
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先行者。
2015年3月,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和王坚等七位科学家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倡议并获得支持。2018年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秉承“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型’,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另一方面是学科设置和规模的创新。”
从机制体制创新方面来看,施一公说,“西湖大学正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治理制度、科技评价标准、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此外,西湖大学在国内开创了基金会办大学的先河;实行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被赋予最大的治校空间。
从学科设置创新方面来看,“新型研究型大学不应该追求学科设置的大而全,而是强调高起点,对标世界一流,在某些领域、某些学科追求学术卓越并迅速达到世界 水平。”目前,西湖大学仅设立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和工学院三个学院,学院数量少,招生条件设限也很少。比如理学院招生不限定专业,生命科学学院和工学院招生也仅限定两个学科的相关专业。
根据软科(id:zuihaodaxue)对2016-2019年“双一流”建设以来内地高校nature & science数统计,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已经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发表了5篇nature & science论文,在所有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17。2020年,西湖大学再发4篇,年度排名第13,并肩一众“双一流”高校。由此可见,成立时间虽短,西湖大学的科研实力却很强劲。
南方科技大学
2007年,深圳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这一年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南科大开始筹备。2009年6月,朱清时院士被聘任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以“小而精”为目标,舍弃以往的“高大全”,南科大一开始就奔着创新去的,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南科大是深圳市高起点高定位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致力于成为中国高教改革的一面旗帜、多元化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试验田,为教育体制改革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作示范。
近年来,南科大积极改革人才评估体制,“高层次人才尤其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都可以在南科大快速成长起来!”陈十一说。据学校官网介绍,目前南科大教师队伍中有众多院士以及国际会士,师资力量相当雄厚;南科大率先改革招生制度,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收优秀学生。学校以“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和“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为核心和特色,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6-2019年,南科大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 & science上共发表了6篇论文,在中国内地高校n&s论文数统计排名中位居第13。2020年,南科大再发6篇nature & science论文,排名进步到第9位,表现出强大的科研实力。
在高校综合实力排名中,南科大也丝毫不弱。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南科大位列第41名,蝉联“最强双非”。在“双一流”高校云集的高位次排行中,相较于2020年,排名仍然上升了5位。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成立于2013年,与南方科技大学成立时间相近,名字中都冠以科技二字,通常被人们称为“新型科技大学中的双子星”。
上海科技大学围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办学使命,建立了学研结合、学创结合,书院学院协同育人的机制,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
本科生培养方面,2018年至今,上科大共有3届782名本科生毕业并获得上海科技大学学士学位。截止2020年8月,已毕业的本科生中,约39%到国(境)外攻读研究生学位,其中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比82%。
研究生培养方面,截止2020年8月,已毕业硕士研究生中,约84%到百
不输“双一流”,这些大学发展速度太快了!上海科技大学研究生理工…(南京邮电大学是双一流吗)插图
度、华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约14%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已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中,约34%到耶鲁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做博士后,62%到华为、百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工作。
在成果产出、科研创新等方面,上海科技大学也屡创佳绩。2016-2019年,上海科技大学作为通讯作者单位以20篇nature & science的发文数位居内地高校第7位,位列“双非高校”首位。2020年,上海科技大学大学再发13篇,年度排名第6。相较于2019年,发文数量增加超过一倍,成为发文数量进步最大的内地高校。
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上海科技大学居全国高校第66名,“双非高校”第2名,紧随南科大之后;在2020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这所成立不到10年的年轻高校,首次进入世界500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的创新型大学。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
在内地高校中,国科大拥有最顶尖的师资力量。据国科大官网介绍,截至2020年8月,国科大有专任教师3090名,其中两院院士176人;各培养单位在岗研究生指导教师112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786人(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3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
国科大遴选中国科学院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给研究生和本科生。截至2019年12月,国科大已经累计授予171526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83561名;授予598名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国科大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培养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自1978年建校以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37名当选为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屡获突破。2016-2019年,国科大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 & science上共发表47篇论文。2020年,国科大以28篇nature & science论文的成绩,位居内地高校榜首。
在建新型研究型大学:积极规划,重视投入
一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实践,不仅是自身办学模式的创新,更是全国高教界的示范和标杆。近两年,全国多地纷纷开始筹建新型研究型大学,力图借助各方力量实现高教创新,走出一条新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之路。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
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协议书》,依托深圳先进院及中科院在粤科研力量建设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2019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致函深圳政府,同意将中科院深理工纳入省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标志着中科院深理工正式进入筹建阶段。
中科院深理工旨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所具有特区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型公办高校。中科院深理工致力在中国的土地上培养出杰出科技人才,回答好“钱学森之问”。
中科院深理工将打造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粤港澳合作及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四大特色。在科教融合方面,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建立学院、书院、研究院“三院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产教融合方面,通过加强创客学院建设,培育学生的创业基因和能力;在国际化方面,学校将将英文纳入工作语言,专业类课程计划全英文授课,计划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教授为外籍,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学生为外籍;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中科院深理工将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办学,并在坚持党领导的前提下,计划实行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
中山科技大学
2019年6月,中山市向广东省教育厅提交了中山科技大学的申报材料。12月,中山科技大学筹建办公室揭牌成立,标志着中山科技大学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中山科技大学办学规模初定1万人,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为6:4,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主校区初步选址翠亨新区,占约3000亩,建校总投入约100亿元,分三期建设:2021年底前完成第一期建设并启用;2023年底前完成第二期建设;2025年底前完成第三期建设。
2021年5月11日,陈十一在中山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山科技大学将打造成为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为中山乃至大湾区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大湾区大学
2019年5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峰会上,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曾向媒体披露:“不久前,国家已经初步同意,在东莞滨海湾新区设立一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大湾区大学,目前相关筹设工作正在抓紧推进。”2020年3月,东莞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市政府一号文2020年行动计划》及《东莞市民生项目清单(2020-2021年)》的通知,其中在民生项目清单中,排在第一位项目工程就是大湾区大学。
2020年7月,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湾区大学办学初步方案》,明确大湾区大学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成为以理工科起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2021年4月,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奠基仪式在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院士为大湾区大学筹建负责人。学校将耗时6年时间建设,预计2022年一期校园建成,2026年完成二期校园建设,总投资估算约100亿元
福耀科技大学
2021年5月,河仁慈善基金会决定出资100亿元筹建“福耀科技大学”。该校以打造“高精尖”新型研究型高校为目标,定位为理工类研究型公立大学。
学校办学规模3000~5000人;专业设置重点为目前国内相对弱势专业,各专业均配建标准实验室,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师资力量通过全国遴选业内一流学者和企业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级人才;由大学针对性拟定招生标准和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开展研究生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我国当前应用型、研究型人才断档问题。学校将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建设理念,以保护当地良好的生态本底为准则,不设围墙,采用人行慢道为主的校内交通组织方式,建设“园林+开放”式的低碳型、特色型新型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成立后,将是我国公办高校中,采取基金会举办的先例。由企业家创立的基金会直接举办公办大学,具有探索意义。
东方理工大学
2020年12月,韦尔股份董事长虞仁荣决定捐资200多亿元在家乡宁波镇海区高标准建设一所理工类的新型研究型大学。2021年1月,宁波镇海区政府官网发布的《区政府2020年12月份工作总结》公告披露:推进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及相关产业落地工作。据该高校定位是一家理工类新型研究型大学。
2021年3月,宁波市事业单位相关网站正式对外公布了宁波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的相关招聘信息,这意味着“东方理工大学”的筹建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点
新型研究型大学普遍特点是“小而精”,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彭湃曾在发表的文章——《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为何”与“何为”》中,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总结为5个方面:
“投资主体方面,传统研究型大学基本上由央政府投资创建。而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投资主体可以是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力量等多类型主体投资或共同投资兴建;科学研究方面,传统研究型大学一般以基础理论研究为重,新型研究型大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基础灵活选择研究重点,可以是应用基础研究乃至纯应用研究;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研究型大学一般是以本科教育为主要使命的教学型大学逐步发展为研究型大学的,而新型研究型大学一般起步即以研究生教育为主要使命,或者自上而下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学科分布方面,传统研究型大学一般都尽可能综合化,而新型研究型大学往往只聚焦于几个优势学科或学科群;从办学模式看,新型研究型大学往往能摆脱体制机制的束缚,实行更加灵活的学术制度与组织形式。既然是新型,便没有定型,其发展的可能性仅仅受限于发展定位、客观条件和大学校长的战略管理能力。”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和我国对自主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下,包括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内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被寄予厚望。在万众瞩目中,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有新担当新勇气去探索、去突破,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一步创新路径,在一流办学体制机制、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科研平台建设上先行先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