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女研究生在宿舍自缢身亡,校方愿赔偿16万拒绝道歉(2009年上海日全食)

2009年,上海女研究生在宿舍自缢身亡,校方愿赔偿16万拒绝道歉(2009年上海日全食)缩略图

2009年11月26日,上午九点多钟,上海海事大学24号楼的一间卫生间里,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呼。
“快来人啊,有人自杀了!”
声音惊动了整个楼层,保卫科的保安率先赶到了现场,结果刚到门口,他就看到这样令人震惊的一幕。
研究生杨元元呈半蹲的状态背对着洗手台,她的头部后仰,脖子上紧紧地勒着两条毛巾系成的“绳子”,好像已经没有了呼吸。
保安迅速找到工具,连同几人一起把杨元元脖子上的绳子割开,对她进行了抢救。
而这时,杨元元的母亲望瑞玲也赶了过来。
看到女儿躺在地上没有一点反应,她差点昏厥过去,明明前一晚,女儿刚跟自己打电话报了平安。
绝望的哭喊声再次传遍了24号楼,很快,这件事也被传了出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学校、宿管、老师甚至杨元元的母亲都被卷入了其中。
每个人都想要知道,本应该有着光明未来的杨元元,究竟为何要选择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性命?

不算愉快的童年
1986年,杨元元的父亲不幸得病去世,刚刚6岁的她,也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死亡”。
母亲望瑞玲虽然伤心欲绝,但她并没有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毕竟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活,她必须赶紧找工作。
但是,不怎么有文化的她,找来找去到处碰壁,最后只能给人家看大门。
那时候,小小年纪的杨元元和弟弟就待在昏暗又经常掉墙皮的小屋子,等着母亲下班。
因为从小就知道家里的条件很差,上学后的杨元元一直都要比其他同学更加努力。
她始终记得那句名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过后,杨元元有机会去大连的一所名校读书。

2009年,上海女研究生在宿舍自缢身亡,校方愿赔偿16万拒绝道歉(2009年上海日全食)插图
是,就在她开开心心地把这个决定告诉母亲的时候,却被泼了一盆冷水。
母亲告诉她:“太远了,换一个近一点的学校,还能省些路费。”
见母亲的态度如此坚决,杨元元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选择妥协,报考了武汉大学。
当时家里没钱,母亲的工资也不够,杨元元就选择了助学贷款,亲戚见这孩子这么争气,也资助了她一些。

终于能进入大学的校门,杨元元本该向其他学生那样交友、开展社交活动或者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但是,光“缺钱”这一点,就能打消她的一切想法。
当初学费就交了不少,杨元元不愿意再伸手跟家里要钱,于是她开始到处打零工。
那段时日,同学们经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时间对于她来说好像一点都不够用。
的确,杨元元无法停下来,她不能跟同学们一起出去玩,也不能偷懒,不然学费交不起,还要喝西北风。
因为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苦过来的,杨元元在忙着给自己赚生活费的同时,也在考虑自己未来。
她决定,上完大学就继续考研究生,而且她还要考法律,维护更多穷人的权益。
这个想法是好的,杨元元也在努力地朝着目标发展,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意外总是来得那么“及时”。
大二那年,杨元元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的是弟弟不负家里的期望,也顺利考上了武汉大学,姐弟俩都一样地有出息。
坏的是,他们家没房子住了,因为原来的地方要搬迁。

母亲没钱赎买房子,就干脆去武汉找女儿,提出要住在学生宿舍。
起初学校是不同意的,毕竟这都是学生们住的地方,但杨元元不愿见母亲无家可归,就跟学校提出了申请。
最终,学校同意了她们的要求,母女俩就住到了一起。
虽说一家三口都在校园重聚了,但对于杨元元来说,压力也一天比一天大。
接二连三的打击
因为上学期间一直到处打零工,杨元元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跟周围的人相处。
所以,在很多同学的眼里,她虽然看起来比较的好脾气,实际却有些孤僻。
实际上,生性要强的杨元元,几乎从来不把自己生活中经历的苦难向别人倾诉,身边也没有什么好朋友。
于是,母亲望瑞玲就成了她唯一能依赖的人。
自从住进学校之后,母亲就在做一些小生意,卖点学生喜欢的东西。
杨元元能做的就是上完课之后,拿着书坐在小摊前面, 母亲分担点压力。
大学的四年时光,日子虽然过得忙碌,但至少还能喘口气,直到毕业季的来临,杨元元固定的生活模式便彻底被打乱。

原本在学校期间,她是有谈恋爱的,但是一到毕业这段感情就被划上了句号。
在爱情上失意的杨元元,准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研上,结果还是失败了。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杨元元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可是,她没有太多的时间怨天尤人。
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赶紧找工作赚钱。
接下来,杨元元加入到了找工作“大军”中,开始一家一家地投简历。
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学学历还是很吃香的,至少应聘上的机会很大,但杨元元偏偏老是碰壁。
原因除了她不太懂人情世故之外,还有两个“硬件”没备齐,也就是她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当初杨元元是靠着助学贷款上的学,毕业后还不上,证件就被学校扣留了。
眼瞅着别的同学工作都慢慢有了着落,杨元元心里很着急,母亲望瑞玲更是不理解。
怎么自己都能进厂找工作,女儿反倒是没公司要呢?
无奈之下,杨元元决定回老家去当公务员。
做好决定之后,她再次询问了母亲的意见,得到的还是否定的答案。
后来母女俩又看了很多工作机会,最终都以不靠谱为由放弃了。

既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杨元元决定再尝试考研,而这次的结果并没有辜负她,北京大学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得知这一喜讯的杨元元,第一时间是开心的。
但考虑过后她还是放弃了,原因还是一样,没钱,凑不够学费。
一段时间过后,杨元元的工作终于有了着落,有家英语培训机构聘请她去当讲师。
这份工作的薪资待遇一般,一个月只有七八百,没在这里待多久,杨元元就辞职去卖保险了。
在有了一点积蓄之后,她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办杂志社。
联络到一些有着相同想法的同学之后,几人就各自拿了一部分钱出来。
初期,每个人都踌躇满志,但是没过多久,杂志社就因为各种问题经营不善倒闭了。
这次之后,仍然不愿死心的杨元元,决定再投钱到培训班,结果还是一样。
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她,终于总结出了经验教训,没有一定的资本基础,就别做什么老板梦。
几年过下来,杨元元的心已经愈发丧气。
她用了几年时间去体验了很多工作,经历了很多人情世故,她也想向所有的人证明,自己可以混得很好。
可现实却一再地让她打脸。

当杨元元听说之前的同学们已经硕博毕业,出国的出国,进大企业的进大企业,挣钱的挣钱。
仍然身处小出租屋里的她,心中满是羡慕。
不肯认输的杨元元,决定重新振作再次读研,而考试过后,她收到了上海海事大学的通知书。
得知这个消息后,母亲表现得异常兴奋。
杨元元知道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母亲都想在这样的大城市有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这就是一个好机会。
但是,繁华如上海,普通人在这里可不如想象中那般好过。
花季生命的终结
开学之后,母亲以放心不下女儿为由,继续跟到了上海,杨元元并没有什么异议。
但是,紧接着两人就发现,在上海想要租到合适的房子实在太难了。
要不就是距离太远,要不就是价格太贵。
思来想去之后,杨元元就跟学校提出了申请,希望能准许母亲住在学生宿舍。
得知她的家庭情况,校方最初是同意的,于是母女俩就经常挤在一张小床上睡觉。

那段时间,她们就像在大学时那样,一个去上课,一个就去做点小生意,或者是在学校干点杂活,赚点小钱。
可是,在很多同学的印象中,杨元元却显得很孤僻。
她更多的时间是跟母亲黏在一起,或者是出去做兼职,很少跟大家有私下的交流。
久而久之,也有不少人在背后议论,说一些捕风捉影的话。
之前杨元元是不在意这些的,可是经历了几年的社会毒打之后,她的内心也越来越脆弱。
杨元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快到而立之年还一事无成,身边也没有朋友围绕,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很失败呢?
还没等她摆脱沮丧的情绪,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来了。
辅导员打来电话,希望她能给自己的母亲在校外找房子住。
本来她们就是因为没钱才住的学校宿舍,现在搬出去不是一样没地方去吗?
母亲听到消息之后很生气,她觉得,学校明明还剩下那么多的空房间,为什么不让自己住?
母女俩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结果到了11月21日时,宿管突然出现在了她们房间,通知她们收拾东西尽早离开。

当时外面的天气已经很冷,甚至还在下着雨,两人跑了很远,才找到一家旅馆。
第二天一大早,母女俩就出去找房子,好不容易找到个合适的,当天却拿不到钥匙。
这下,杨元元有些为难了。
她想留下来陪母亲,但另一边还要回去参加一个节目的排练。
母亲能看出女儿的心事,她假装跟杨元元回去,等她进宿舍后,自己就在学校礼堂凑合了一晚上。
得知母亲在寒风中冻了一夜,杨元元内心无比的自责,拿到出租屋的钥匙之后,她就果断留了下来。
因为缺钱,两人租的是十分简陋的毛坯房,连个床都没有。
杨元元又从学校抱了一床被子,母女俩就这样紧紧抱在一起睡了一夜。
没能让母亲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住上能遮风挡雨的房子,杨元元内心的愧疚、自责、愤懑、委屈一涌而出。
有时候半夜从梦中醒来,她都在想,自己这二十多年的人生为什么会过成这样?
母亲看出女儿的异样,本想开导她,结果却发现她跟自己聊了很多。
比如当初填报的学校、曾经优秀的学长、还没排练完的节目,以及她当家教时教过的一个女学生。
那个女孩子本来有着让人羡慕的家境,结果却因为学习压力太大选择了轻生。

其实,彼时杨元元的状态已经很不好,她所说的话也已经暗暗透露了自己的心声。
可母亲却没有看出不对劲。
直到杨元元选择在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早上,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一切就都再也无法挽回。
事发之后,杨元元的母亲悲痛万分,她始终认为女儿轻生的原因,跟学校和宿管分不开关系。
学校则是认为,当初只是按照规定建议杨元元的母亲到校外住,而且他们也没有过激的言行。
随着事件发酵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网友和专家加入了其中,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为了平息这场风波,最后,校方表示可以给16万的赔偿金,但并不会道歉。
杨元元的离开是令人惋惜的,如果当时她的身边有人可以 忙开导,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只可惜,没有如果。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