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爷我那时候年纪还小,不懂那些事情,但是我就知道一点,从那天以后,小叔叔家变的很有钱,小婶婶每次见我也是笑盈盈的,比对见到窦家其他家的孩子那是要亲很多。
一个月以后,春暖花开了。小叔叔的官儿也恢复了。当然要想官复原职那是不可能了。但是呢,虽然不再在皇宫里当他的却非殿偏将军,但是得到的职位那也是不错的,叫做城门校尉,跟他原来的那种杂号将军那是一样的等级,职责呢,似乎更大了,因为这个官儿是管理整个都城北部治安的那么一个官职,虽然离皇帝远了,但是管理的面积却是大了。
当然,小叔叔能得到这个官,不得不说的是,这里面是有妈妈的努力的,她的努力是让明帝舅舅消了气,不去跟小叔叔较劲了。而明帝舅舅这一松口,小叔叔的官位也就跟着来了。在这点上,却是郭璜出力更多,要知道咱们国家从古自今就是不缺人。而职位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却是固定的。小叔叔这刚被弄下去,按理来说,就算排顺序也得再等个一年半载的才能重新轮到他,这刚下去一个月就排到他,那确实是人家郭璜使了劲了。因为郭璜的舅舅正好是主管北城门防务的将军,而且“正好”那里的城门校尉就出缺了,于是小叔叔才“正好”有了这城门校尉的官职。
人和人其实就是这样的。锦上添花的事做一千件,人家不一定能记住。这雪中送炭的事做一件,可能人家就会记一辈子。
经过了最近这些事儿,窦林小叔叔也算看清了原来那些朋友,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差,那些伤害过他的,现在他虽然没有还回去,但是一些不必要的朋友他可就不理了,相反的,跟郭璜那算是“铁”上了,出出进进的,两家来往十分的密切。
而且郭家那是原来皇后的家族,虽然有些失宠了,但是光武皇帝却好像自己理亏一样的,在他活着的时候不停的贴补着郭家,所以郭家在京城里又有“金穴”的称呼。钱,郭家有的是。
当然,我们窦家钱也是不缺的,但是确实没人家多,所以小叔叔跟郭璜交好以后,小叔叔家里也是莫名的宽裕了很多。
“哎,你就不能跟你弟弟学学,跟有钱的人家多来往么?”妈妈在午饭的时候对老爹窦勋说到。她虽然是公主出身,但是也是女人,这过日子的女人哪有不比一下的。何况现在整个窦府里,他们那一辈里,要说最惨的,理论上也就是我们家了,她能不唠叨一下么。
“这个,我跟你说啊,我总觉得有些不对。”老爹窦勋说到。
“有啥不对的?”老妈问到。
“这郭璜怎么就跟窦林好成那样了呢?”窦勋疑惑到:“我记得他俩之前可就是点头之交啊。怎么这么快就一个鼻孔出气了呢?”
“你是说……”妈妈的眼神变了变。
“我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窦勋说到。
“唉!那你打算怎么着啊?咱家里底下的风言风语可是不少了,你也听得下去?”母亲叹了口气,她也没有逼着父亲去巴结人家,只是诉了一下自己的苦。
“嗯~”父亲被母亲说的也是老脸一红:“好,以后我尽量跟他们接触吧。”
“嘻~”母亲笑了一下停了下来:“哎,对了,还有一件事呢。”
“啥事啊?”父亲说到。
“这不,宪儿这孩子也已经六岁了。是到了该启蒙的时候了。你倒是上上心,找个先生啊!”母亲说到这儿,话锋一转说起我的事儿来了。
“家里不是有族学么,就送那去,不就得了?”父亲有些不耐烦的说到。
“人家固大哥家的就请了先生,啊,我儿子就上族学?”母亲当时就翻脸了。
“哎呀,我说,你老比啥啊!族学其实不错……”父亲刚说到这儿。
“什么不错,一堆孩子在一起,能学好么?你到底找还是不找?不找我自己去找。”母亲激动的说到。
“找、找!”父亲见母亲激动了,他也就软了下来,答应了两声后,找了一个借口,从母亲的屋子里出来了。
正好,我当时在院子里玩,因为已经没有了那两个跟班,我自己一个人只是在那拿个小棍瞎比划,抽抽这儿,抽抽那儿的,也没什么兴致。看到了父亲从屋里出来,我赶忙乖巧的跑了过去,抱住父亲的大腿,小眼睛向上瞅着父亲喊了一声:“父亲,带宪儿玩呗。”
父亲本是一脑门的官司出来的,突然感觉到腿上有一个小东西抱住了他,低下头一看是我,不由得计上心来,又听着那脆生生的小嗓音,不觉得脸上就露出了一丝笑意。弯下腰,一使劲,将我从地上抱了起来,让我坐到了他的肩膀上,问到:“宪儿,打算去哪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