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岫和楚惜从香积寺回到宫中时,已经时近腊月,宫中飘过第一场雪之后,日子便过得飞一般快。
这期间出了两件大事,一喜一悲,喜事是楚玉公主与柳重瑜的亲事订下来了,皇帝很满意,郭贵妃很满意,萧宝琏很满意,柳重瑜很满意,就连沈岫都很满意,总之柳重瑜这个驸马当得是众望所归,不满意的大概只有楚玉公主,不过楚玉闹了几场之后,也答应下来了。
她跟萧宝琏是没戏的,别说萧宝琏有家有室,就算没家没室,同姓不通婚这根高压线她也不敢碰。
郭贵妃也绝不会允许她如前朝几位公主似的出家做女道士,楚玉不仅是她的女儿,还是她的政治资源,郭贵妃还想通过楚玉的婚事加强一下贵妃派系的实力呢。
既然总要嫁人,嫁给柳重瑜似乎也不错,她贵妃娘说柳重瑜家世好,脾气好,其实脾气好不好的,楚玉公主也不大在意,她是公主之尊,柳重瑜管得了她一根头发吗?而且她成亲开府之后,不住宫中,跟萧宝琏私会起来反倒更方便呢!想到这里,楚玉公主不但爽快答应了婚事,而且有点盼着赶紧成亲了。
与之相比,另一件事就不那么美好了,事关工部尚书李庆启。
事情是这样的,皇帝不召见嫔妃的时候,一般就住在含元殿,这里冬暖夏凉,当单身宿舍是难得的,但也有一个缺点,当初修含元殿时还是大梁开国之初,一穷二白,本着节俭修宫殿的原则,不给百姓造成过重地经济负担,□□皇帝下召将前朝宫殿中的许多木料拆除之后直接旧物利用,用在了含元殿的修建上。
可东西不会万年不烂,那些木料本就是前朝所留,开国时将就用用还成,这又过了几十年,有的木料已经渐渐显露出衰朽之态,初冬时那场雪下得大了点,断了一根梁柱,把皇帝吓了个半死,这要是出了安全事故把命搭进去可就太不值了。
于是皇帝把工部尚书李庆启给找来,要他负责给自己维修宿舍,可那天李庆启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他查看了一下含元殿的灾情,竟然对皇说:“冬雪初至,房梁承受不住压力而断掉也是常事,陛下不必太过挂怀,待臣让人来替陛下换一根房梁就是了!”
这个回答差点没把皇帝气得背过气去!敢情不是你住这儿,房梁掉下来又砸不到你身上,你就不管上级领导死活啊!
皇帝道:“除了断掉的这根房梁,含元殿还有许多木料都是前朝遗留下来的,隐患太大,你给朕把含元殿重修一下,朕也不需什么奢侈华贵,只要把木料砖瓦都换成新的就行!”
这……李庆启迟疑了,不是他成心要惹皇帝不高兴,李大人也有难处啊,工部尚书这个位置看似肥得流油,哪里是好当的?
大梁朝干部工资又不高,上级要打点,下级得笼络,老婆看中了新款服装,儿子的前程需要疏通各种关节,李庆启又没有富二代的爹,只能靠自己腐败纳贿增加灰色收入,所以自从坐上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他就勤勤恳恳地捞,加班加点地捞,捞到年底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没关系,开春赋税收上来,不就又有银子周转了吗?
可是皇帝偏偏凑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给他出难题,让他重修含元殿,他哪儿来的钱哪!
李庆启不愧是老油条,略一思索,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启奏道:“皇上想重修含元殿,也不必急在这一时,一般修缮房屋都会在开春时进行,我看不如年前皇上先搬到体仁殿暂住一时,等开了春,臣就给皇帝重修含元殿。”
反正只是暂住,等明年开春再盖新房也行,皇帝不是个苛待臣下的,想想先将就一时也罢了。
眼看李庆启就要涉险过关,谁知他出门没查黄历,含元殿里的一位神助攻开口了,萧云昭是被他皇爹召来询问刑部政务了,回完了事儿还没退下呢,李庆启就来了,萧云昭一直站在那儿旁听,眼前机会来了,萧云昭郑重道:“体仁殿父皇万万住不得,这可是当年兴化帝被权相裴度囚禁的地方!”
一句话说得皇帝和李庆启的寒毛都竖起来了,皇帝是气的,李庆启是吓的。
当年兴化帝庸懦,被权相裴度一步步蚕食权力,后来兴化帝在皇后及近身太监的怂恿下,本想雄起一回,将裴度革职查办,没想到计划还没实施,被裴度先下手为强,将兴化帝夫妇及嫔妃一起软禁在体仁殿。
幸亏兴化帝的同胞弟弟代王从藩地起兵,攻入京城,除掉裴度,这才避免了一场大祸,但在这个过程中,兴化帝仅有的两个儿子却被裴度暗害,兴化帝错用奸人,害了国家害了儿子,不久就在愧悔交加中病逝,代王拯国家于危难,威望日隆,便在臣民百姓的拥戴下即位为新帝。
现在李庆启却要让皇帝住进那座充满回忆的特殊监狱中去,只能说他脑子进了浆糊!
李庆启恨恨得想,早八百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了,成王你倒是记得清!
萧云昭当然记得清,这还得多亏沈岫让他看本朝和前朝的帝王实录,说是关键时刻能用得上。
这不就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