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发出一个带着疑问的单音:“嗯?”
“世人皆先敬罗衣然后方才敬人,这元宵灯会上的花灯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孟彰说。
孟彰不信孟昭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是以他只简单地提了一句便不多说了。
孟昭果然也很明白,他点头:“所以这灯笼的形制和外头的灯画也还是不能随意糊弄。”
“我欲制一明灯。”半饷后,孟昭这样说。
孟彰点点头,配合着问:“什么样的明灯呢?”
“引人入道、超脱凡俗的明灯。”孟昭回答。
旁边的孟显、孟蕴悄无声息地收住了话头,蹲在那堆竹篾前遥遥往这边望来。
饶是更远处看起来不多往这边厢投注目光的孟珏和谢娘子两人,也都没有发出更多的动静。
“这明灯……”整一个庭院里,只有孟彰的声音在问,“是遍及苍生,还是独照一人?”
“若是众生得见,那就遍及苍生,若只一人得见,那就独照一人。”孟昭答。
孟彰问:“若这天地苍生没有一人得见……”
孟昭也只略停一停,便回答道:“那便无一人得照,无一人得指引。”
我道自在,我道恒在;有缘得见,无缘不显。
孟彰不说话,默然站在侧旁,看着孟昭周身气机涌动又恢复平缓稳定。
孟昭眨了眨眼睛,垂落目光看孟彰,带着点犹豫问:“阿彰,你方才为甚……”
孟彰摇摇头,说:“人与人的道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大兄你自践行心中道理,对与不对也自有大兄你自己评判,我又如何能仰仗你我的兄弟情谊要求大兄做出改变?”
顿了顿,孟彰也问孟昭:“大兄难道会因为自己而要我做出改变吗?”
孟昭沉默少顷:“你又无错,凭何要改?”
孟彰笑着点头,又问他:“所以大兄的花灯,是已经想好怎么做了?”
这个问题孟昭还真的有答案了。
他点点头,长袖一摆,转身就往孟显、孟蕴那边去。
他们还蹲在那堆竹篾旁边进行着第一个加工步骤。
“也是有点想法了。”孟昭一边走,一边问孟彰,“阿彰你要过来帮忙吗?”
“当然。”孟彰放下那被镇纸压着等待颜迹干涸的画纸,追上孟昭的脚步。
“大兄你想好要做什么了吗?”见得孟昭和孟彰两人走近,孟蕴抬头好奇问道。
孟显虽然还在小心把控着烘烤的火候,但也抬头看了过来。
显然,他也不是不好奇的。
或者说,孟显比孟蕴和孟彰还要来得在意孟昭的答案。
“嗯,”孟昭应了一声,说,“我想做个宫灯。”
“……宫灯吗?”孟显重复着问。
孟昭点头。
比孟蕴和孟彰都要快一步,孟显问道:“大兄是要将更多的心思花费在宫灯的图画上?”
“也没有多花费心思,”孟昭团团看了一眼他们手足四人,带着一点奇异的笑说道,“我准备做一个四角宫灯,宫灯四面绘四人画像。”
孟显、孟蕴和孟彰都领会了他的意思。
孟蕴腾出手来一一指了指他们四人:“我们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