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衷、司马冲二人出神地听着。
「一曰‘安民’,二曰‘富国’,三曰‘强兵’,三者其实本就一体。
」司马睿说道。
「今已于江北堂邑郡置尉氏、挺、掖三县,安得万余户民人。
」
「丹阳郡则有琅琊国、临沂县,有民千五百余户。
山彦林将淮南民人及祖部降众发往芜湖,那便就地安置,查清其原籍,于芜湖侨置郡县。”
「京口有两万余户青徐百姓,都是当年跟随朕南渡之官民,今户几何,须得查清。
」
「此辈非那豫兖司冀流民,乃我家柱石,万不可轻忽。
可于京口筑城,置徐州属郡。
」
「建邺亦有不下两万户,亦可酌情侨置郡县。
」
「流民多矣。
早渡之人已有子孙,繁衍不息。
编户齐民之后,可为朝廷供给资粮,朕也不用每次都舍下面皮,向吴人求请了。
」
「流民成军之事,早已行之。
然能战否,颇为可疑。
今后定得用心操练,以补不足。
」
「江东豪族部曲守御尚可,进取极难。
异日若想誓师北伐,还于旧都,还得倚靠朝廷兵马,切记。
」
说了这仿佛交代后事的一大通后,司马睿便停了下来,微微喘息。
司马衷、司马冲二人定定地站在那里,好好消化这番话。
外厅的石氏、山氏、诸葛氏三女听了,各有所思。
石氏有些惶恐。
不过淮南一场失利而已,难道这么严重?
她悄悄看了山氏一眼。
山宜男面色也有变化,不过还算镇定,神情更是有些坚毅,仿佛不愿就此认输,要辅佐太子力挽狂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