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青云俏美人李泽 > 第880章 名实相符(第1页)

第880章 名实相符(第1页)

<特别鸣谢:tijin送出的大神认证,特此加更!>

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长安城西园街上,青石板路面的积水映着天光,犹如碎银般晃眼。街旁槐树枝叶上挂着的雨珠儿,时不时滴落下来,打在行人的油纸伞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商铺陆续卸下门板,伙计们拿着扫帚清扫门前积水,早点摊子升起袅袅炊烟,混合着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竟将这刚经历血火的皇城衬出几分太平景象。

杨炯与杨文和并肩而行,身后只跟着四名亲兵,远远随行。

沈高陵早已领命,安置军队于城内大营,其余协同金花卫将士巡查街巷,维护治安。

此刻父子二人难得清静,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径往梁王府方向踱去。

杨文和今日未着朝服,只穿一件藏青色素面直裰,腰系玄色丝绦,步履从容。他虽年近五旬,鬓角已染霜色,但身姿挺拔如松,眉眼间沉淀着经年累月的睿智。

杨炯仍穿着那身赤红麒麟服,只是卸了甲胄,腰悬长刀,少年将军的锐气尚未完全收敛。

“父亲!”杨炯终是忍不住开口,声音压得低低的,却掩不住其中的困惑,“今日朝堂之上,孩儿实在不解。如今这天下,纵使李漟手握国库又如何?我就不信……不信父亲没有……”

杨文和脚步未停,目光掠过街边一家书画铺子悬挂的《宴饮图》摹本,淡淡道:“哦?那你觉得该如何?”

“自然是……”杨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虽是穿越而来,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但这些年耳濡目染,也明白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白。

“父亲常教导孩儿,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皇城禁军尽在掌握,朝中过半官员皆看梁王府脸色行事,此时不正是一举定鼎之时?”

杨文和微微一笑,抬手拂开垂到额前的一缕槐树枝叶,那枝叶上的水珠簌簌落下,在青石板上溅开细小的水花。

“行章,你看这水珠。”杨文和指着地上渐渐晕开的水痕,“若强行用手去捧,反而从指缝流走;若静待日光蒸腾,它自会化作云气,升腾九天。”

杨炯皱眉:“父亲的意思是,时机未到?”

“非也。”杨文和摇头,在一处卖文房四宝的铺子前停下脚步,随手拿起一方歙砚摩挲着,“为父问你,何为天子?”

杨炯一愣,思索片刻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乃天下之主也。”

“说得不错,却未尽然。”杨文和放下歙砚,示意店家包起,这才转身看着孩儿,“天子二字,重在一个‘天’字。古圣贤有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德从何来?非单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还是天下人心所向。”

雨后的阳光透过槐树叶隙洒下,在杨文和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缓步前行,声音平和却字字千钧:“你以为为父不知你所想?数十年前,大华建国前夕,为父与陈群在军帐中争了整整一夜。”

杨炯精神一振,这是他从未听过的秘辛。

“那时形势,与今日颇有相似之处。”杨文和目光悠远,仿佛穿透时光,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前梁气数已尽,天下群雄并起。我军连战连捷,已控制半壁江山。为父主张,宜将剩勇追穷寇,再苦战三五年,彻底扫平宇内,如此立国,名正言顺。”

街角转出一队巡城士兵,见到父子二人,连忙躬身行礼。

杨文和微微颔首,待士兵走远,才继续道:“可陈群却力主速成。他认为天下疲敝已久,百姓渴望太平,当联合各方势力,迅速定鼎。李乾元急于求成,皇后……皇后……”

说到这里,杨文和轻轻叹了口气:“最终,他们各怀心思,接纳前梁宗室,联合五姓七望,不过六个月时间,大华便宣告立国。表面上看,兵不血刃,天下归心。”

杨炯听得入神,忍不住追问:“那后来呢?”

“后来?”杨文和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你也看到了!这数十年来,朝堂之上派系林立,政令出不了皇城。前梁旧臣倚老卖老,世家大族把持要津,皇家宗室更是尾大不掉。每一次改革,每一次新政,都要经过无数博弈、妥协,废墟生花,根基不稳,终不可长久。”

父子二人已行至西园街中段,前方一座石桥横跨小河,桥下流水潺潺,几只白鹅悠然游过,一片安乐之景。

杨文和在桥头停下,扶着石栏杆,望着水中倒影:“行章,你可知为何这次叛乱,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朝中却无人真正悲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