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甲骑兵自然是舍不得!可末将这个人,却是不好说了!”刘文典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杨炯,那眼神复杂,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隐含着一丝期盼,“熊大将军治军,首重规矩,末将此次……算是犯了他的忌讳。”
杨炯心中微动,已是猜到了刘文典此番前来寻自己的目的。
刘文典此人,确是一员难得的虎将,能打硬仗,敢打敢拼,悍勇无畏。当初二人在无定河边并肩作战,对抗西夏强军,刘文典身被数创犹自死战不退,给杨炯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杨炯深知,此人非但有万夫不当之勇,更怀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抱负。如今他年未及四十,正值武将的黄金岁月,若因这等缘由被边缘化,乃至投闲置散,实在是可惜了这身本事和一腔热血。
当即,杨炯心中已有决断,开口道:“这样吧!咱们接管雁门关后,在那里驻守三天!等熊定中一到,我亲自替你分说几句,探探他的口风。
若他真有那意思,容不下你,以后你便入我麟嘉卫吧!正好我麟嘉卫如今尚缺一支重甲铁骑,便由你来着手组建,一应人员、器械,优先配给!”
“谢王爷!”刘文典眼前骤然一亮,立刻在马上挺直身躯,郑重拱手谢恩,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颤抖。
刘文典深知,展旗卫虽号称大华第一铁骑,声威赫赫,但向来只忠于皇帝一人,更是严令禁止参与任何朝堂纷争。此举看似明哲保身,实则也限制了自身发展。
无论是军饷粮秣,还是将士升迁,展旗卫在全军之中都算不得快,不然以熊定中之能,战功之着,也不至于至今未能封公,实在是因过于超然,与天家少了那份“自己人”的亲近。
而投入杨炯麾下,境遇则截然不同。
如今朝中谁人不知,梁王势大,几乎是一言九鼎,未来改天换日亦非不可能。杨炯身为梁王世子,自身更是战功卓着,麾下麟嘉卫打的都是灭国级的硬仗,干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跟随杨炯的那些将领,如毛罡、贾纯刚等,哪个不是年纪轻轻便已身居高位,火速提拔?
一旦新朝鼎立,从龙功臣,国公之位岂在话下?这如何不叫一心想要施展抱负、光耀门楣的刘文典激动万分?
杨炯摆了摆手,神色诚恳:“不必如此!你我兄弟,自无定河畔便开始并肩作战,生死相托。你有多大能为,我心中有数。日后江山板荡,四海未靖,有的是你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机会!”
“王爷知遇之恩,末将铭记于心,永世不忘!”刘文典不再多言,在马上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军礼,眼神之中充满了激动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去吧!约束部众,莫要出了岔子。”杨炯神色一肃,回了一礼。
“末将遵命!”刘文典轰然应诺,猛地调转马头,一挥马鞭,那披甲战马四蹄翻飞,载着他如同离弦之箭般,重新汇入前方那滚滚铁流之中。
“恭喜呀!又收服一员猛将!”一声清脆而略带戏谑的女子嗓音自身后响起,如同玉磬轻鸣,打破了行军带来的肃杀氛围。
杨炯闻声转身。
但见耶律南仙正策马缓辔而来。她今日并未穿着辽国宫装,而是一身火红色的草原骑射服,裁剪合体,将她玲珑浮凸的身段勾勒得淋漓尽致。
腰间束着一条镶嵌着各色宝石的银带,更显纤腰一束,飒爽利落。乌黑的长发编成数条细辫,以金环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
她的肌肤白皙,五官明艳大气,眉宇间自带一股草原儿女的洒脱不羁,兼之久居人上,又养出了几分不容侵犯的骄傲与矜贵。
此刻,耶律南仙嘴角微扬,带着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眼眸亮得惊人,正上下打量着杨炯。
“我不喜欢用‘收服’这个词!”杨炯眉头微蹙,神色认真地看着她,沉声纠正,“刘文典是曾与我并肩作战、生死相托的兄弟。若是沙场遇险,陷入重围,我可以放心地将后背交给他。他如今前途堪忧,找到了我,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我能帮一把,自然义不容辞。”
耶律南仙闻言,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那模样娇俏中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教训道:“杨大将军,杨郡王!《君范》有云,‘帝王之于亲近,爱虽隆,必示之以威;体虽贵,必禁之以度’!你没读过书吗?难不成你想一辈子就当这个劳什子郡王,做个只知道讲义气的江湖头领?”
耶律南仙越说越气,柳眉倒竖,瞪眼骂道:“你现在不养帝王之威,不立君臣之分,一味称兄道弟,推心置腹。等将来真到了那一天,身份骤变,你如何统御麾下这如狼似虎的骄兵悍将?
到时候,他们是听你忆往昔兄弟情深,还是看你手中权柄轻重?难道非要等到尾大不掉,功高震主之时,再来个大杀功臣,血流成河?
还是说,到了那一步,被形势所逼,不得已动了手,最后还要假惺惺地说一句,‘非朕本意,朕身不由己’?!”
这一番话,如同连珠炮般,又急又厉,却句句戳中要害。
杨炯被她骂得一愣,随即沉默下来。他并非愚钝之人,深知耶律南仙这番话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在提醒自己,要尽早注意培养君势,建立规矩,不能等到身份转变之时,让双方都难以适应,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你说得对……”杨炯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沉静,“是我考虑不周。我以后会注意!”
杨炯向来从善如流,更何况是耶律南仙这等精明睿智、又久居高位之人的金玉良言。
耶律南仙见杨炯听进去了,鼻腔里轻轻“哼”了一声,知道杨炯不是蠢人,有些话点到即止即可。
耶律南仙见过太多起初同生共死、不分你我的兄弟,一旦其中一人登上至尊之位,另一人却难以从昔日情谊中挣脱,言行举止失了分寸,最终导致猜忌丛生,反目成仇。
这并非一定是谁变了心肠,往往是身份的巨变超越了人情适应的速度。若换做是她耶律南仙,行事自然干净利索,但杨炯不同,他骨子里重情重义,这是他的优点,却也可能是他日后的弱点。
耶律南仙出言提醒,希望他能尽早通过明确的赏罚规矩,慢慢建立起君主的威势,而非一味依赖旧日情分,导致赏罚无度,纲纪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