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青云俏美人小说主角叫李泽的小说 > 第894章 见葵(第2页)

第894章 见葵(第2页)

李淽的情绪略显激动,声音也提高了几分,“她从小在宫中就因这头白发受尽欺凌,被视作妖异,是李泽和德妃娘娘给了她家人的关爱与庇护。就连她后来能拜师英国公,习得一身兵法韬略,也是德妃娘娘从中多方斡旋!

这天大的恩情,以七妹那般重情的性子,她怎么能不还?她如何能眼睁睁看着李泽败亡而不伸出援手?”

这番话似乎在李淽心中憋了许久,此刻一股脑地说了出来。可刚一出口,她便自觉失言,立刻抿住薄唇,有些忐忑地看向杨炯。

杨炯眉头微蹙,语气比方才更显冷硬:“灵宓!古往今来,掀起叛乱、祸乱天下者,谁没有自己的苦衷?谁没有一番自以为是的理由?有的科举不第心生怨望,有的遭受不公怒而反抗,也有的如你所说,为了报恩,为了情义。

凡此种种,难道就能成为作乱的理由了吗?叛乱就是叛乱,造成的生灵涂炭、江山动荡的后果,难道就因为起因情有可原,便不再是罪过了吗?”

杨炯目光锐利地看着李淽,继续道,“事情不能这么算。既然她选择了踏上李泽那条船,帮助他掀起这场兵祸,就要有失败之后,承担相应后果的觉悟。这无关私怨,而是国法,是秩序!”

“可……可七妹是大华近百年来都难得一见的良将帅才啊!”李淽仍不甘心,伸手握住杨炯的手臂,目光灼灼,“这种天生为战场而生的人,上百年都不见得能出一个!

她在朱雀卫时,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共苦;用兵如神,奇正相合,深得兵法精髓。南疆诸国多年来屡屡犯边,蚕食我大华领土,是七妹!多次挫败他们的野心,打得南诏等国闻风丧胆,不敢北顾!

她几乎将前半生都奉献给了军旅,奉献给了守护帝国的南疆!纵使她此番犯下大罪,那跟她之前立下的赫赫功勋相比,难道……难道就不能功过相抵,网开一面吗?”

李淽的语气带着恳求,这是她第一次如此急切地与杨炯争辩。

杨炯看着眼前一反常态的李淽,心中讶异更甚。

以前的她,乖巧得如同最温顺的绵羊,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未曾说过。今日这般激动,甚至有些执拗地为李溟辩解,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但转念再想,李淽自己何尝不是这皇权倾轧、嫡庶之别的受害者?她因这绝世容貌,先是差点被送去和亲,后又如同珍贵的货物般,在各方势力间被权衡、推诿。

而李溟,则因那一头异于常人的白发,自幼便被视作“不祥”,受尽白眼与欺凌。

或许,正是在这段时间料理李溟后事的过程中,李淽深切地感受到了李溟那份身为庶出公主的无奈与悲凉,那份为了报答仅有的温暖而不惜飞蛾扑火的决绝,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情与不忍。

一念至此,杨炯心中刚升起的那点不快,便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复杂的轻叹。

他反手握住李淽微凉的手,放缓了语气:“灵宓,我知你心善,怜她身世,敬她才华。但你要明白,当时那般局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定军心,不足以给这场波及全国的叛乱一个明确的交代。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再争辩这些,也已无用了。”

李淽听了杨炯最后这句“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可再争辩的了”,眼眸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亮的光彩,但那光芒一闪而逝,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李淽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低下头,任由杨炯牵着她的手,默默地向山顶走去。

又行了半炷香的功夫,两人终于踏上了栖霞山顶。

眼前豁然开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大片沐浴在七彩光晕下的葵花田。

五月的葵花,尚未到盛夏那般金黄灿烂的时候,但已是茎秆挺拔,绿叶舒展如扇,顶端托着一个个紧紧包裹着的、翠绿中透出嫩黄的花盘,充满了勃勃生机。山风拂过,成片的葵花苗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宛如山鬼低语。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葵花田中央,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孤坟。

那坟冢不大,黄土新培,与寻常百姓家的坟墓并无二致,朴素得甚至有些简陋。四周清理得颇为干净,并无杂物,显然有专人打理。

杨炯与李淽缓步来到墓前。

但见那墓碑亦是一块寻常的青石,打磨得还算光滑,上面只镌刻着四个字——“李葵之墓”。

既无皇家的谥号封爵,亦无生卒年月,更无志铭传述,孤零零的,仿佛墓中之人与那煊赫的李家皇室毫无瓜葛。

李淽见杨炯目光落在墓碑上,似有疑惑,当即轻声解释道:“七妹从小就性子孤僻,不喜喧闹,更不爱那些虚名浮誉。她曾说过,若他日身死,只愿埋骨青山,得一清净。

‘小葵花’这个名字,是德妃娘娘偶尔唤她的小名。我想,用这个名字,她或许会更喜欢些。如此简单,甚好,免得扰了她安宁。”

杨炯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当即亲自将带来的几样时令水果,一碟据说是李溟生前爱吃的玉露糕在墓前摆好。然后,他提起那坛随带来的、产自南疆的烈酒“火烧春”,拍开泥封,一股浓烈醇厚的酒香顿时弥漫开来。

杨炯肃立于墓前,双手捧起酒坛,将清冽如泉却又烈如火灼的酒液,缓缓地、郑重地倾洒在墓碑之前的土地上。

酒水渗入泥土,留下深色的印记,空气中弥漫开一股肃穆的气息。

随后,杨炯又取出准备好的香烛。按照祭礼,他先点燃了三炷上好的沉水香,双手持香,于墓前躬身三揖,然后将香稳稳地插入香炉之中。

青烟袅袅升起,笔直如线,在七彩的光晕和山风的吹拂下,变幻着形态,最终散入葵花田上空。

李淽也跟着上前,默默地行了礼,将一束刚刚在山脚下采撷的、带着露水的野花,轻轻放在墓碑旁。

做完这一切,李淽见杨炯凝立在墓碑前,身形挺拔如松,目光深邃,久久不语,似已沉浸在了往事回忆之中。

她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丝极淡的微笑,那笑意中有关切,有了然,或许,还有一丝如释重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