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框架定下来,剩下的无非是股权划分和飞机价格。
李世铭掌握着谈判的主导权。
最终确定每架AN-124作价8000万刀乐,龙港航空出资2亿刀乐占租赁公司62。5%股权。
乌方收取2亿刀乐后。向租赁公司提供四架成色最新的AN-124大型运输机。
飞行机组和维护班组由乌方组建,人员工资和维护费用由租赁公司统一支出。
乌方负责培训中方的飞行机组和维护班组,费用由龙港航空支付。
机队驻地待定,由龙港航空筹备。
飞机租赁公司总经理林家乐(东官仔),乌方总经理亚历山大。
为了保障飞机工厂的运营,龙港航空还跟乌方签订了8架伊尔76民用改进款的订购意向书。
这单生意,总算是皆大欢喜。
特别是亚历山大一行,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任务。
飞机没有被贱卖,以后还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飞机制造厂也获得了新的订单,得以继续维持。
这下肯定能在总统面前扬眉吐气了。
李世铭也通过这种手段,规避了政治风险至于,也拿到了飞机的控制权。
飞机和机组人员都在龙国的地界。
变相等于飞机就完全属于他。
他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哪怕把它拆了,往租赁公司补点钱也就了事了。
确定了飞机的事宜后,亚历山大还是提出了其他武器装备的事,让李世铭帮他们想想办法。
这些东西留在乌鸡国,不是被拆解,就是被贱卖。
可惜这些东西,兰芳国实在是消化不了多少,龙国也不太能看得上。
乌鸡国也很为难,这批装备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
属于看得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看不上,属实尴尬。
如果好卖,也不会求到李世铭这里来。
中东的那批白头巾倒是挺感兴趣,可乌鸡国迫于鹰国的压力又不敢往那边卖。
卖给阿三,等于是抢小熊国的生意。
国与国之间的装备交易,地缘政治永远是个绕不开的坎。
哪有卖给李世铭那么简单加愉快。
这样一看,李世铭比起那些寡头来,就要眉清目秀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