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资金已经不容易追溯。
他的钱随时准备要从鹰国撤出的,一开始资金的运行模式和流转套路就要设好。
不然一个搞不好就会因为税务问题被IRS全球通缉,那就不好玩了。
。。。。。。
一星期之后,李世铭收到通知,卡塞维奇教授愿意给他一个面试的机会,让他下周一下午去实验室见卡塞维奇教授。
有面试的机会,对李世铭来说这事基本上就稳了。
卡塞维奇教授很年轻,今年不过三十四岁,师从着名的学界大牛史蒂夫·楚,主要研究方向是冷干涉仪。
史蒂夫·楚这位科学家李世铭有映象,好像后来还得过诺奖,主要是搞激光冷却的。
自己一不小心就快要成为诺奖得主的徒孙了。
果然,平台很重要。
其实以李世铭的科学素养,如果潜心去搞科研写论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放弃当文抄公的道德包袱。
诺奖这种东西,弄个十个八个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很多需要耗费巨量资金,大把时间收集实验数据的东西,他直接就知道结论。
只需要设计一个正确的实验路线去论证或者反向证明就可以。
只是这种事对他来说意义不大。
尽管信心满满,李世铭还是做了精心准备前去参加面试。
卡塞维奇教授是去年加入史丹福,他的实验室刚刚筹建完成,这次是第二次招收研究生。
前来参见面试的学生有三十多位,而教授只录取其中四个。
所谓狮子博兔亦用全力,李世铭也怕阴沟里翻船。
卡塞维奇教授对他的映象很好,收下了他这名学生,并且将他分配到了实验组。
这个他现在没得选,只能接受安排。
从此,李世铭的生活变得规律且忙碌起来。
每周有四五天时间在实验室里忙碌,有时候因为实验的特殊性,还需要通宵守着实验设备等待记录实验结果。
过年的时候,实验室正忙着,他一个新人也没好意思开口请假,也就没有选择回港岛。
好在他的老婆仔吴诗雅心疼他,特意飞过来陪了他几天。
吴诗雅走后,朱迪来鹰国出差,也特意到史丹福来探班。
这个年,李世铭过得也不算多苦闷。
三月初,黄韧汛和克里斯、柯蒂斯三人带着一份计划书过来找李世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