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焕也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他说:“屠苏将军大概是要引水淹城,云州城易守难攻,强攻伤亡太大,我们也未必能嬴。”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但也承认屠苏的计划可能是有道理的。
姬发却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不一定。”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思考,显然对屠苏的计划也感到困惑。
殷郊走到姬发身边,低声问道:“姬发,你知道邓将军和屠苏将军到底要干什么吗?”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好奇和期待,希望从姬发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姬发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也想不明白,云州城城墙很高,引水淹城并不可行,况且淹城容易伤及无辜,邓将军说过,屠苏将军不伤百姓,所以不应该是引水淹城,但是屠苏将军要干什么,我猜不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迷茫。
就在这时,邓婵玉走了过来,她看着众人,严肃地说:“别偷懒,赶紧干。”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严厉,让人不敢懈怠。
崇应彪又忍不住嘟囔道:“邓将军,我们是来上战场杀敌的,不是来当农夫的,我不干了。”他的情绪激动,声音也变得高昂起来。
邓婵玉瞪了崇应彪一眼,冷冷地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不懂吗?”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威严和力量,让崇应彪瞬间闭上了嘴巴。
殷郊看着邓婵玉,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问道:“邓将军,我们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围城好几天了,我们一次仗都没打过。”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求知和渴望,希望邓婵玉能够给他们一个解释。
邓婵玉看了一眼殷郊,然后移开视线,淡淡地说:“哪儿来的那么多废话,你问我,我问谁。”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显然不想过多解释。
姬发也走了上来,问道:“邓将军也不知道挖渠是要干什么吗?”他的目光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希望能够从邓婵玉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邓婵玉看了姬发一眼,然后说:“屠苏做事自有她的道理,你们继续吧。”她说完转身离开,留下一群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而屠苏则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他们的行动,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和期待。
几天过去了,一切都在按照屠苏的计划进行着。而邓婵玉也越来越好奇屠苏的计划到底是什么。
在云州城外的营地里,邓婵玉和屠苏站在一张案几旁,仔细地研究着云州城的地图。邓婵玉的眉头微皱,目光专注地盯着那高大的城墙,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邓婵玉抬起头,眼中露出一丝恍然,说道:“原来这就是你的计划。”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和佩服。
屠苏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云州城城墙很厚,投石车起不到多大作用,引水不是为了淹城,而是泡城墙,再加上这几天连日暴晒,这就造成了城墙下基不稳,承重量大大降低。”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邓婵玉听了,眼中露出一丝赞赏,说道:“到时候再用投石车击打城墙,就容易多了。”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屠苏笑了笑,说:“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是,咱们不是带着质子旅的人吗?这个办法虽然耗时耗力了些,但是不会造成太大伤亡,是最稳妥的办法。”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自信。
邓婵玉点了点头,说:“是啊,那我们什么时候攻城?”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急切。
屠苏沉思了一下,说:“明天发起总攻,争取一天就结束。”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果断和决心。
邓婵玉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说:“好。”她知道,屠苏的计划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她也相信屠苏一定能够带领她们取得胜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质子旅的人们继续挖渠,他们干得更加卖力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为了最后的胜利。而屠苏和邓婵玉则在暗中密切观察着云州城的动静,等待着最佳的进攻时机。
终于,攻城的日子到了。屠苏和邓婵玉站在军队的最前线,她们身披铠甲,英姿飒爽。她们相视一笑,然后同时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大声喊道:“进攻!”
随着她们的命令,军队如潮水般涌向云州城,投石车也开始猛烈地攻击城墙。在投石车的攻击下,云州城的城墙开始出现裂缝,最后轰然倒塌。
屠苏和邓婵玉率领着军队冲进了云州城,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她们的带领下,军队士气高昂,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云州城被攻陷后,屠苏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内一片狼藉,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深知这场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明白自己肩负着重建家园的责任。
屠苏转过身,对身边的青书说道:“青书,按照以往一样,安置好百姓,修筑城墙,把云州城内的粮食也给他们分一分。”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责任感。
青书恭敬地应道:“是。”然后转身去执行命令。
崇应彪站在一旁,听到屠苏的话,不禁皱起了眉头,说道:“没想到屠苏将军对敌人还有怜悯之心。”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不解。
屠苏看了他一眼,平静地说:“云州侯叛乱,灭族也算罪有应得,但是云州城的百姓无辜,别忘了,他们也是大商的百姓,大王的子民。”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慈悲。
崇应彪却不以为然,说道:“可您也没有杀了云州侯一家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
屠苏叹了口气,说:“云州侯已经以死谢罪,他的家人自有大王处置,况且祸不及家人,成年男子倒也罢了,那些女眷并没有参与叛乱,我的剑不杀无辜妇孺。”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悲哀。
崇应彪冷笑一声,说道:“妇人之仁。”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邓婵玉听到这话,立刻喝斥道:“以下犯上,崇应彪,你是想挨军棍吗?”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怒火,显然不允许有人质疑屠苏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