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就坐在这,褚氏不能任由事态继续发展。
她要挟乔父说要把他那些藏书全都赠送给念不起书的穷苦人家,乔父立马服软,直到午膳用完,都没再说一个字。
席间三哥乔束频频看向谢昭凌。
他不识得此人,但见其言语间与家人颇为熟络,连母亲都对其了解非常,便知此人是自己读书那些年,在家中生活过的。
他不由得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对家中事太过漠不关心了。
饭后乔束将谢昭凌叫到一旁,询问其与乔家的渊源。
谢昭凌愣了一愣,没想到对方对自己毫无印象,且似乎对他的事情知之甚少。他心中愈发淡漠,心中暗自衡量,这位三公子对乔姝月的关心恐怕要排到最后一位。
面上却不显冷淡,笑着说,自己从前跟在月姑娘身边当差,机缘巧合被褚将军收为徒弟,后来又跟随师父远赴边疆。
乔束听闻其经历,倒对其刮目相看两分。
当年的事他不清楚,可这位近来的风头不小,连他都知道。他倒没有乔父那般迂腐不通情理,对于这样的豪杰,自己还是佩服的。
寒暄过后,乔束回房念书。
褚玄英还有事同褚氏商量,便让谢昭凌同乔誉出去走走。
两人当初一起在学堂读书,关系匪浅,如今正是再熟络起来的好机会。
二人并肩行在小路上,往乔誉的院子走。
谢昭凌随意聊起:“怎不见二公子?”
乔誉没什么精神,恹恹道:“二哥前些日子和人起了争执,回来被父亲关了禁闭。”
这争执自然不单是口舌之争,只怕还动了手。
谢昭凌扯了下唇,“二公子的性子一如既往。”
乔誉忽得停下脚步,一语不发。
谢昭凌回头看他,也没说话。
四目相对,气氛忽然紧张起来。
路过的婢女与小厮皆垂首快步走过,行礼时轻声细语,生怕主子的怒火殃及自身。
半晌,乔誉才道:
“二哥一如从前,那你呢?”
他嗓音微哑,似在隐忍克制什么情绪。
谢昭凌从容道:“我自然也是。”
乔誉提步走近,目光锋利,“我看未必。”
当初那个以暴制暴的少年,如今面对挑衅与质问,也学会了不动声色地化解。
谢昭凌挑眉,淡淡反问:“四公子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