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妃侍坐在榻边,只恭顺婉约的听着。
无论老太后说什么,她都没有半点不耐。
“江凝,不要怪我怨你,我只剩这么一个孩子了。我的第一个孩子康儿七岁落水,成了太愈池中一缕幽魂,第三个孩子刚出生半个月,只取了个小名就没了气息,最小的高仪才养到十三岁,叫先帝送到苦寒之地,三年就没了命。我失去了太多太多,再也承受不了更多的失去了。”
“我明白的,母后,我明白的。当初尧宁请缨前往边关,我也是这般的忧心。”
梅江凝聆听着重复过无数次的倾诉,清楚太后仍困在当年高仪的离去当中。
浑身檀香的老妇人握住梅江凝的手,讲着讲着又责怪起自己来。
“我是个不合格的母亲,护不住长子,也护不住幼女。先帝在时,若我有肖贵妃半分本事,也不会让高仪,让陛下,让你,吃那么多的苦。”
“都过去了,母后。”
梅江凝轻柔的拍拍老太后手背,像往常一样安抚她。
等到老太后说够了,终于平静下来的时候,梅江凝才悄声告诉她。
“母后,高仪的孩子找到了。”
“——”
老太后瞪大眼睛,一个音都发不出来。
她张着嘴老泪纵横,低头便是一声悲怆的呜咽。
反应极快的嬷嬷立刻和梅妃一起扶住太后,引导她释放情绪。
好一阵悲泣之后,太后才哽咽着问。
“真找到了?怎么不带回来?他多大了?过得好吗?吃没吃苦?”
“是找到了,今年十八,养父母对他好着呢,当宝贝娃娃养的。”
“哦哦,是十八,我都糊涂了。”
太后抹着眼泪,才记起来是有十八年。
距离她收到女儿的死讯,距离陛下登基确实是有十八年了。
陛下登基后,接回公主的筹谋才开始计划,死讯便已经传了回来。
就晚那么半个月,高仪永远留在了草原,甚至都找不到尸体。
想到这里,太后又是泪如泉涌。
“莫哭了,母后,再哭坏眼睛,到时候存周进宫了就看不清他长什么样了。”
“是是,不能哭。”
太后忙碌的擦着眼泪,脸上泛起鲜活的期待。
这位先帝宫中最寂寂无名的妃子,一辈子只在先帝要处死儿子的时候硬气了一次,奋不顾身拦住了那道旨意。
然后就被锁禁在暗无天日的冷宫中,转头便失去了心爱的女儿。
命运的作弄使得她总是谨小慎微风声鹤唳,再微小的风险都会让她胆战心惊。
可毋庸置疑的,她是位非常优秀的母亲。
用毫无保留的爱,养出了一双卓越的儿女。
梅江凝轻拍着老太后的背部,低声交代她和陛下的打算。
过些时日,她便将赵存周认为义子接入宫中小住。
“过多久?不能现在就接进来吗?”
老太后紧紧攥着细绢的柔软帕子,目光希冀。
被寄予厚望的梅江凝无奈一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