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策对自己的公司名字都还有些陌生,正在确认似的……
“陆策来了没?”
只见主席台上的陈言也伸着头在找……
陆策连忙说,“来了。”
全会场的目光齐刷刷了聚焦到了会场后头角落,聚焦到了一个年轻人身上……
这实在出乎陆策的意料之外,他努力平静自己,准备回答黎秋石的问题。
“你说说看,科技成果为什么转化难?”黎秋石问。
“供需两端和渠道都有问题。”
“症结在于四个圈子——”
项目立项、结项时相互评审的“熟人圈”
项目课题经费私相授受的“利益圈”
课题及人才评价时互抬轿子的“螺旋圈”(越会弄项目资金的人,手里资源就越多、资源越多就更容易找到熟人,拉关系、搞交换……)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不相干的“闭环圈”……
“你说的观点有没有数据支撑?”黎秋石问。
陆策纳闷,怎么跟黎诗慧问的问题一样?
沉吟了会才说:“我没有全面调查’圈子‘的具体数据,但有一个整体数据,就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
**自动化院院长问:你这些观点是怎么来的?
陆策说,“主要观点来自一篇博士论文,另外一些是自己的感受。”
惠济大学校长问:“你这论文是哪儿的?”
陆策说,“是中原科技大学的博士论文。”
震旦大学校长问:“那能代表魔都吗?”
陆策说,“论文的调查数据部分来自魔都。”
惠济大学校长还要问,黎秋石却先问起他,“你的大学里科技成果转化率多少?”
校长语塞,但黎老坚持要他讲。
……
半响,黎老点名,“陈言,你说是多少?”
陈言说,“根据今年我市**报记者调查,我市的2*11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一样不超过10%……”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校长还有要问的吗?”
……
黎秋石问陆策,“你光说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到底怎么解决呢?”
……
陆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实行政产学研一体化……
企业张榜(提出课题)科研人员揭榜(竞争承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