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沉睡诅咒
过度采集情感的恶果,在数代之后开始显现。
长期的情感透支,导致白晶人体内流转的微光日益黯淡、迟滞。
“情感迟钝”成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疾病,患者难以对事物产生喜怒哀乐等强烈的情绪情感波动,体内的光芒如同即将熄灭的灰烬。
更严重的则是“情感荒芜”,患者体内微光彻底陷入死寂,再也无法产生半点情绪,肌肤呈现出冰冷的石质光泽,仿佛一尊会移动的白晶雕像。
情感迟钝和情感荒芜至今无法治愈,诺顿·棱镜去世前的警告,逐渐衍变为现实。
雪上加霜的是,白晶人发现,情感枯竭状态下,它们再也无法让白晶树自然凝结生命的果实,孕育出自己的后代。
生育,这一曾经自然而然的种族延续方式,成了情感富翁们才可能拥有的奢侈。
精神疾病导致的生育能力丧失,如同最致命的瘟疫,使得白晶人的人口数量开始断崖式下跌,越来越多的白晶树农场荒废了下来。
随之而来的,是全社会情感能源总产量的急剧萎缩。
能源短缺的阴影笼罩了整个文明,居于顶层的光耀贵族们为了维持自身情感的健康与生活的奢糜,颁布了愈发严苛的《情感税法案》,强行从本就枯竭的尘光之民身上榨取最后的光与热。
尘光之民被征收高额情感税,情感更快被透支,情感疾病加剧,生育率进一步降低,人口继续减少,能源总产量再创新低,贵族为维持总量,再度提高税率……社会彻底陷入了一个无可挽回的恶性循环。
时至今日,在尘光之民聚居的灰暗城区,绝望的情感,已成为他们唯一稳定的情感“产出”,用以换取生存资源的最后能量。
然而,当绝望本身也成为被交易的燃料,随之而来的便是席卷整个底层社会的自杀潮。
这份记忆的尾声,也如同白晶文明的缩影一般,沉没在无边无际的灰暗之中。
记忆的主人,那位体内微光已如风中残烛般摇曳不定的白晶人,它独自远离城市的动机,便是为了完成一场孤独的自我了断。
在城市里,它每日被强制征收着本已稀薄的情感,连最后一点私密的悲伤与痛苦都要被量化、抽取,用以维持那座冰冷城市微不足道的运转。
它的内心已是一片荒漠,再也无法点亮代表任何情感的色彩。
在它最后的意识里,一个念头无比清晰而执着:回归为一棵白晶树,或许远比继续作为一个“人”要快乐。
作为树,它可以静静地伫立,无需思考,无需感受,只需本能地汲取光芒,自由地生长。
不必再承受情感被剥夺的痛苦,不必再背负文明覆灭的绝望。
那将会是一种彻底的、寂静的解脱。
消化完这段记忆后,莫兰在心里思索起了可行的救助方案。
白晶人文明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采集情感能量,广泛的精神疾病、生育能力丧失与绝望情绪蔓延都来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