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果小说

玫瑰果小说>农家甜点香满园+番外 > 第205页(第1页)

第205页(第1页)

提到吃的,樱子话就多了起来,还建议南子先去吃上一碗,南子就有些失笑,不过看樱子瞅着自己,怕她又误会自己笑话她,忙收了收笑意,随手就拿了两颗咸鸭蛋出来:“喏,这个给你,野鸭子下的,黄儿通红,每颗必出油,可好吃了。”

樱子看着那两颗淡青色壳儿的咸鸭蛋,像是犹豫着要不要接过来,南子瞧着随后才明白过来,她两只手都端着那碗白糖煨栗子,哪里还有手来接自己的咸鸭蛋?他急着去瞧裴华,二话没说,将那两颗咸鸭蛋直接塞入她口袋里,径直往裴家院门口而去。

瞧着自己高高鼓出来的左边口袋,两只咸鸭蛋挤挤挨挨叠放在一起,还有小半颗直接露出了头,樱子小声嘟囔道:“这人真是的,就不会一个口袋放一个吗?”

说完,想着南子说的“黄儿通红,每颗必出油”,抿了抿嘴唇,弯了嘴角。

南子到了坐了会儿后,苏岳也来瞧,几日没来,左右散了学晚上自己一人也无事可忙,杜芊芊端了刚出锅的人参鸡汤过来时候,一瞧,呦呵,好生热闹,南子在,苏岳在,李菊花也在,不过李菊花是烦着苏岳去给柱子讲学。

哎,这菊花嫂子可真够没眼色的,凡事也得有个度吧,每次苏先生一来都缠着人家来给柱子讲学,只怕闹得人以后不敢来了。

苏岳刚到屁股还没坐热,李菊花就跟了进来,看到苏岳被缠得有些无奈的神色,还是杜芊芊给解了围。

“菊花嫂子,这碗里头我特意在加人参前盛的,你给柱子端过去吧,趁热喝。”杜芊芊端了两碗来,将其中一碗没有参片的递给李菊花,李菊花自然喜得立马接过去了,也不忙着催苏岳了,赶忙端了鸡汤去喂儿子了。

苏岳带着感激地朝杜芊芊笑了笑,南子就在一旁松了一口气道:“还是芊芊你有办法!菊花嫂子吵得我脑仁儿都疼了。”

屋里几个人都笑了出来。

杜芊芊就将鸡汤递给坐在床沿的南子,让他喂裴华喝了。

人参做法倒有些讲究,不能用铁锅,所以杜芊芊用了陶罐去炖煨,老母鸡汤色泽金黄,清香扑鼻,裴华依着南子的手尝了一汤匙,唇齿间尽是鲜香滋味,隐隐还带着清新淡雅的人参香气,真是好喝,或是心理作用,喝了几口就觉得提气非常,裴华含笑的眼就忍不住去瞅了下杜芊芊。

看着裴华受用的样子,南子羡慕道:“华子哥,你真有福气!这汤闻着我都馋了,芊芊妹子可真是好手艺。若换做是我,别说伤了左腿,就是两腿都伤了,也值了。”

南子这话说得促狭,屋里几人,包括苏岳在内,有谁还不知道裴华和杜芊芊的事儿?当下杜芊芊耳根就有些泛红,裴华虽也不好意思,但他还是出声替杜芊芊解围:“就你小子话多!大娘还让我给你留心妹子呢,放心,我必定找个能治住你的。”

平日里性子清冷的裴华偶尔说些这些玩笑话,效果极好,屋子里几个人又都笑起来,杜芊芊笑着一眼瞥见桌上的那枚核哨,在这轻松欢闹的氛围里就去逗南子:“南子,你看我们樱子怎么样?长得又好看、性子又好、心肠又好!”

樱子?南子并不能将人和名字联系起来,一脸疑惑:“樱子是哪个?”

杜芊芊将核哨拿起托在掌心:“拿来核哨的那个姑娘呀!上次你来,不是还见过她了?哦,不对,算起来,在那之前你们也见过了。”

“哦,她呀,芊芊,你可别再提核哨了,好容易让她别生气了,再提又得给我甩脸子。”南子想着刚刚来时,樱子听到自己叫她“核哨妹子”时候的杏目圆睁,赔了礼才罢。

南子如此说着,杜芊芊和裴华就颇有默契地对视了一眼,看来这俩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儿了。

“今儿南子和苏先生都是有口福的人,可巧就赶上了钱掌柜的人参了,都别走,咱们热热闹闹聚在一起喝上一碗人参鸡汤,岂不美哉?”

苏岳本来想推辞的,不过杜芊芊说得很有趣,又是诚心相邀,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临回去前,杜芊芊又同裴华道:“裴华哥,药我小小泥炉子上已经开始煎了,煎好我就给你端过来。”眼中藏不住的柔光,裴华也回之以笑,温情脉脉,羡煞南子。

从第二日开始裴华要喝的药就都是杜芊芊拿回去煎了,一来是怕李菊花她们并不会十分尽心,二来,不同的薪柴也会影响药效。

“八木者,松火难瘥,柏火伤神多汗,桑火伤肌肉,柘火伤气脉,枣火伤内吐血,橘火伤营卫经络,榆火伤骨失志,竹火伤筋损目也。”

第272章小小柴火、大大学问

所以,如果真要讲究起来,不止是煎药,便是做饭,所用薪柴也是有说法的。

桑柴,生活煮食物,很养人,煮老鸭及肉等,能令其极烂,而秽柴不宜用来做吃食;稻草,烹煮饭食,安人神魂,滋五脏六腑;麦穗,煮饭食,有治疗消渴症、润喉、利小便之用;松柴:煮饭,壮筋骨,却不宜煮茶;栎柴,煮猪肉食用,不动风,若是煮鸡鸭鹅鱼等物,极容易烂;茅柴,炊煮吃食,可明目、解毒;芦火、竹火,宜用来煎一切药物;炭火,最适合烹茶,茶汤味美且不浑浊;稻糠,煮饭极香。

真是小小柴火、大大学问。

但哪怕你再是大户人家,也不可能处处照着这些规矩来做,煮饭或者烹茶讲究专门用哪种,那倒是有的。

芦火、竹火,就是陈芦、枯竹,因为燃烧时候火力不强,不会损伤药力。不只是吉安村,不管在哪儿,农家人的生活无论如何也不会同芦苇断了联系。

每年到了秋末冬初的时节,浅水潮湿地头里,婀娜的芦苇一丛挤着一丛,一丛挨着一丛,一大片一大片,一阵风吹来,摇曳多姿态,外表质朴无华,野趣极浓。村里人带了镰刀只管割去,通常是全家出动,大人小孩儿,砍的砍、捆的捆、运的运,不用抢收,不用瞧老天爷的脸色,吉安村后山溪边竟比金秋里头收粮食更热闹更轻松些。

背到家里,将芦苇的梢部斜斜得放在一条长凳上,手里拿上一双筷子,飞快地将芦苇从手里穿过,手里的那双筷子夹紧,这样枯叶和芦苇的那层外膜就顺势而去,这样一根笔直发亮的芦苇柴就有了。家里有猴儿孩子的,便早已挑了最粗的当那金箍棒,在手里轻巧上下挥舞着大闹天宫了。

这时候根据芦苇的粗细进行分类,粗壮笔挺的那些属于最上等,用处可大,建房子、芦头编织的芦笆造成的房屋,形似砖瓦平房,编席子,若是家里来了人实在没炕了,两条长凳子并排摆了,芦苇席子往上头一搁,一个简易的床铺便得了。

那中等粗细的质量就要次上一些,用细麻绳做经绳子穿了便是帘子,这帘子也叫晒花帘,晾晒衣服或者棉花,季桂月手却巧,几根几根细细得平整地编了小帘,给家里三个里屋都做了窗帘,十分挡风,将冬夜的寒气隔绝在外,杜大山这手艺人更厉害了,杜芊芊就这么瞧着芦蔑在他手里上下翻飞,眼花缭乱之中,还没看清自己哥哥怎么摆弄的,一尺多宽的长席就得了。

这东西你说当床垫子吧,那也太窄了,要是当门帘子吧,却也嫌长了,正当杜芊芊歪着头左看右看,也想不明白这东西到底是用来做啥用的,杜大山哈哈一笑:“妹子,你来!”

杜芊芊跟了去,之间杜大山将那东西往地上一圈一固定,将新秋的稻谷往里头倒,原来是圈条,用来圈囤粮食的!家里也有,不过有些年头了,不太看得出材质,谷子满满存在里头每日里看习惯了,杜芊芊还真未注意过这装谷子的东西。

最细的那些质量最次,只能用来做柴火,即便是做柴火,也是佼佼者,耐燃而少灰。

今年杜大山家秋冬几人都挺忙,芦苇柴火不多,听说杜芊芊要来给裴华煎药来喝,张正生二话没说,将家里所有的芦苇柴火都送了来,樱子更是差点将芦畚箕和搭菜棚的芦苇条儿给拆了送来,孙奶奶和阿青好几家都送了不少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