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豁出去找人算账的气势,同刚才去村长家的路上可大不一样了。
刚才村长家好一阵子的闹腾,这婆媳俩吃了大亏早就有人传开了,一路上当然有人打量,自然里头就有孩子同在学堂念书的。
“瞅啥瞅?没见过?你们这些专管六国贩骆驼,先将自己家里的事儿整明白吧。”
后头那句李菊花没说,要是让我问出来是你家孩子推了我家柱子,害得我儿子吃了那么大苦头,教你家赔银子不说,保管给你家小子牛黄狗宝打出来!
一路雄赳赳气昂昂、撸了袖子到了学堂,整个学堂里却悄没声儿的静得很,柱子在家这些天,家里也没其他孩子上学了,自然今儿休沐日的事儿也不记得了。
这时候又没有什么公历纪年法,自然就更谈不上什么周六周日了。学堂的休沐日基本都是每月的初五、十五和二十五这三天,选“五”主要是这一天市集开得多,很多人家也会选择逢五的日子去庙里上香。
第226章没人推,就是他自己往下跳的
别说找罪魁祸首了,学堂里一个人影都没见,婆媳俩蝎蝎螫螫摸到了苏先生住的地方。
苏岳正在堂屋里临摹裴休的碑帖,裴休的字悠远而平和,与颜体、柳体那样筋骨怒张风格截然不同,倒也符合苏岳本人此时的心境。
以前更多临的是《多宝塔》,是颜字里他比较欣赏的,虽然化瘦硬为丰腴雄浑,却也不失清秀,等后来家里除了那等大变故,就渐渐更偏向裴休那种更为安静的笔锋。
书案上堆了很多碑帖,柳公权的《圭峰碑》、颜鲁公的《多宝塔》,并《张猛龙》、《黄庭》、《乐毅》,《快雪时晴帖》等等,也有晋人小楷字帖,总之,林林总总堆了半个桌子。
“文房四宝”倒也没什么讲究,更不用说什么诸葛笔、李廷珪墨、澄心堂纸或者什么龙尾砚了,苏岳就是随手普通的毛笔,最贱价的桑皮纸。
可在裴大娘和李菊花眼中,写字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很令人敬畏了,整个村子她俩就没见过谁这样拉开架势、潇洒挥毫过,再瞅瞅书案上堆成小山的字帖,原本气势汹汹的二人立马萎了半截。
俩人扒在窗户口,探出半颗脑袋。
“娘,这苏先生在写大字呢!”
“我知道!”
“那,咱们……”
想要进去,可又不太敢去打扰,可若要她俩就此回去,却也如何甘心?
苏岳本来静心凝神,可听到窗口有些异响,住了笔抬头一瞧,两个半颗的脑袋贴在窗棱上,差点没把他手里的毛笔给吓掉了。
这谁啊?苏岳心内狐疑。
见苏岳已经看到了自己,裴大娘和李菊花站直了从窗棱上探出了半个身子、整颗头,苏岳上前打开房门。
不知是不是被刚刚苏岳挥毫泼墨的气势镇住了,这婆媳俩一时之间还挺不自在,要福一福身,又觉得别扭,束手束脚地不知如何打招呼了。
苏岳一瞧,这不是柱子的奶奶和娘吗?她们怎么来了?率先开了口。
“柱子的腿怎么样了?”这几天苏岳也去看过一次,可恰好碰到柱子去医馆换药。
裴大娘和李菊花听见苏岳如此问,忙欠了欠身,没过脑子,开口就是场面话:“好多了!好多了!”
话音刚落,两人反应过来,不对呀,怎么能这么回答,自己是来找那些个熊孩子晦气来的,如今说了柱子好多了,这不是自打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