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奶奶累坏了吧?我去叫伙计送两盆热水来,烫烫脚应该能舒服点。”
看着离开房间去找伙计要热水的玉蓁的背影,李氏夸赞道:“明珠,你这个大侄女真是个好孩子,懂事听话,又勤快又孝顺。”
罗明珠点头赞同,“是啊,罗家那样的门风,竟然能养出这样的好孩子,真是应了歹竹出好笋那句话。”
除了尚且年幼看不出深浅的玉芃,整个罗家那点好人品,几乎都在玉蓁身上了。
听了她这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话,李氏忽然笑了。
“罗家的好笋不止玉蓁这一根,有你的教导,玉芃以后肯定也是个好孩子。而且罗家最好的一根笋,应该是你才对。”
现如今李氏觉得罗明珠这个儿媳妇哪哪都好,简直就是她的“梦中情媳”。
虽然刚嫁过来那半年很不像样,但后来好得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直接从搅家精变成了贤内助。
贤内助?贤外助?
李氏的思维莫名发散了一瞬。
好像都不恰当,应该是顶梁柱才对。
摊上这样的好儿媳,她真是半夜睡着了都能笑醒。
那半年鸡飞狗跳的日子,之后再回想起来也释然了。
就当做是老天爷给他们家的考验吧。
听李氏把她比喻成好笋,罗明珠笑了笑没吭声。
她这根笋,根本不是从罗家长出来的,是好是坏跟他们家没什么关系。
玉蓁这孩子,才是真正的好笋,以后一定会长成坚韧挺拔的青竹。
看到玉蓁叫水回来后,又忙着给两个小妹妹洗脸梳头,李氏叹了口气,凑到罗明珠身边,语带欣慰和心疼小声说道:“有时候想想,孩子太懂事了也不好。”
“只有日子过得苦的孩子,才不得不早早懂事。”
李氏想到了自己的大孙女妍姐儿。
那孩子就跟眼前的玉蓁一样,懂事听话,勤快孝顺。
父母双亡后,小小年纪就担负起长姐的责任,帮着奶奶和小叔照顾弟弟妹妹,受了委屈也不吭声。
那么小一个孩子,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若不是日子过得艰难,怎么可能那样懂事。
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有心想赶紧捎个信儿到平潭,可惜自己不识字,儿子又忙得很,只能再忍耐两天。
一看李氏的眼神,罗明珠就知道她肯定想起了远在平潭的妍姐儿。
从小一直在身边长大的孩子,冷不丁分开,心里肯定难受。
风尘仆仆赶路的时候不觉得,现如今闲下来,思念之情就压不住了。
见李氏眼中水光弥漫,眼看就要忍不住哭出来,罗明珠急忙说道:“娘,我突然想起来个事儿,咱们得尽快捎封信回平潭报平安,免得妍姐儿担心,这些天她肯定急坏了。”
李氏连连点头,“对对对,是该尽快捎信儿回去,还是你想得周到。不过我瞧着泽谦挺忙的,只怕他这两天不得空。”
“写封信能用多久,再忙也不至于这点时间都腾不出来。”罗明珠不以为意一摆手,“他没空也不要紧,我来写就好了。”
李氏一脸不可思议,“你都能写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