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闻言,拱手说道:“吴侯保重!”
看着陈宫一行,缓缓往东而去,孙策叹了口气,扭头看了看一旁的张辽和高顺,还是开口说道:“文远,伯平,可有意前来助我?”
此话一出,招揽之意昭然若示。
张辽和高顺相视一眼,随即一同拱手说道:“拜见主公!”
孙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得二位相助,吾大事可期矣!”
于是,孙策又给张辽和高顺,分别介绍了身旁的韩当、太史慈和凌统。
诸人一一见礼,便在这雪地中,摆开阵势,等待曹军追兵的到来。
说起来,张辽和高顺的投靠,虽然在孙策意料之中,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容易。尤其是高顺这么干脆利落的奉孙策为主公,更是让孙策心情大好。
张辽此人算是三国时代的一流将才,功名利禄之心也不轻,不然他也不会在吕布死后投靠曹操了。当然,这也没有什么,毕竟吕布已死,改换门庭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张辽的投靠,是顺理成章的。毕竟吕布已经死了,投靠孙策,张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心理压力。只是,离家乡并州倒是越来越远了。
而高顺,以孙策的了解来看,绝对是吕布的死忠。
吕布曾经对高顺不信任,然而在历史上,吕布恐怕没有想到的是,最后陪他赴死的却是他怀疑的高顺。背叛他的,却是信任的魏续。
以孙策想来,高顺之所以如此干脆利落的投靠,恐怕和为吕布报仇有关。
吕布已经死了,既然没能和吕布一同赴死,那么为吕布报仇显然就更有价值了!
孙策在心里想着这些因果,目光却一直注视着前方的道路。
道路上的积雪,早已经被飞踏而过的马蹄踩得乌七八黑,头上的太阳很明亮,仿佛要融化所有的积雪一般。
一阵剧烈的马蹄声传来,轰隆隆的,似乎有数千骑之多。
道路前方,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是曹军追兵到了。
孙策已经命士卒打出了自己的大旗,两个亲卫一左一右,各自持旗,红底黑字,一字为孙,一字为吴!
曹军追兵缓缓停下,夏侯渊抬起手掌,眯着眼睛望去,皱了皱眉头,缓缓说道:“没想到果然是孙策!”
显然,夏侯渊和徐晃都已经看到了那两面大旗。
孙字大旗,和吴字大旗,除了吴侯孙策,还能有谁?
打还是不打,对于夏侯渊来说,是个艰难的抉择。
事实上,此刻的曹军要比吴军多出不少,约莫5000人左右,而吴军满打满算也只有3000出头。
既然兵力上有优势,夏侯渊所担心的在于两点。
一是,擅自和吴军开战,恐怕会影响了曹操的大计。毕竟,夏侯渊作为曹操集团的重要人物,对于曹操下一步的战略,他清楚的很。重心在北,不在南。
二是,曹军骑兵虽然有人数优势,可是毕竟已经大战了数场,能否击败孙策,还是个未知数。起码,夏侯渊并没有十全的把握。
另一方面,夏侯渊也觉得自己必须和吴军战上一场。
一来,自己代表的是曹操的面子,若是让吴军在这溜了一圈又大模大样的走掉,曹操的面子怎么办?岂不是让人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