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边关,大漠瀚海,百万征人,将校士兵,仰头望月。
长城脚下,运河工地,帝王陵墓,千万民夫,涕泪横流。
皇家深宫,侯门似海,上万宫女,美丽丫鬟,咬牙吞声。
后方城镇,年迈父母、年轻离妇、幼儿垂髫,失声痛哭。
他们都因十国征战、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穷奢极欲,而导致骨肉分离,无法团聚,甚至生死两不知,杳无音讯。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阿妈,阿爸服劳役何时回?”
“悔教夫婿觅封侯!”
“杜案首这诗,简直写到我们心坎上啊。”
十国读书人,都陷入了沉默。
杜预这首词,究竟是镇国还是传天下,已经没人关心。
只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人必将青史留名,被千秋万代铭记。
十国读书人纷纷感慨。
“杜预此诗,我服了!”
“杜预能成镇国秀才,名副其实。”
“此诗,我此生难以企及。”
“高山仰止,不能望其项背。”
文渊阁中,司马半圣悠悠赶快:“此句,境界不亚于纳兰半圣《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不,在我看来,又有过之。”
那个更苍老的声音,徐徐响起,似远似近:“此句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我愿推之古今月之绝唱。”
司马半圣,暗暗咋舌。
要知道,月乃是人夜晚能看到最大最亮天体。
古往今来,月亮都是诗人吟诵的重中之重。
圣元诗集收录一万多首诗,其中至少有千首,重点或者提到月、月色。
而这位大人,竟然推杜预这首还没吟诵完的词,为古今月之绝唱!
这是何等高的评价?
这位老人,在文渊阁中也是德高望重、一言九鼎。杜预能赢得他如此高的评价,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若这评价传到圣元大陆,又该引起如何轰动?
“此子有圣环,乃是圣前童生、秀才,有封圣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