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临缓缓收回视线:“是啊,好多粮食啊!”虽然他隐隐知道浮山县有足够的粮食,但是从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而且不光是一种粮食,还有其他的粮食。天啊,这得多少啊。“没有细算过,但几百万斤是有的……”燕清河想了想,还有些不太确定。毕竟他只是让人种植,但是实际多少,他却是没有概念的。只觉得很多而已。听到燕清河说话,汪临才反应过来,他刚刚居然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一听有几百万斤,汪临差点站不住脚,他扶着墙,勉强撑起身子。几百万斤啊!这简直从所未闻!大周国虽然没有苛政杂税,但是老百姓的生活过的也不好。国家实在太穷了,一个富有的县城每年上交的粮食也才300斤左右,这还是没有天灾的情况,要是碰上一些洪涝灾害,就更不用说了。这哪是粮食啊,这是身家性命!越想汪临越觉得心惊不已。“敢问大人,这些粮食县内可还在种植?”“这是自然,本官怕这些还不够,所以粮食一直是在种植的,怎么?这些是否太少了?如果还是不够,前面还有两个地窖……”燕清河抬头问道。汪临猛地睁大眸子:“?”“您是说还有两个这样的地窖?”好半晌,汪临才找回自己说话的声音。燕清河明白他的震惊,他淡淡道:“这一个地窖应该能暂时缓解饥荒,剩下的两个地窖是为了以防万一留存下来的,浮山县挖了很多这样的地窖。”浮山县的食物太多了,他后来增加了人手,在此基础上,督促大伙们多种植蔬菜,是以,这里的粮食便愈加地多,最初他也有些震惊,但时间久了,他便习惯了,看到汪临不解,他故此便解释了一番。许是他神情太过于淡定,让汪临误会了什么?这是什么?怀璧其罪,这位大人居然不知道吗?汪临抽了抽嘴角,恨不得冲上去摇醒这位大人。您这位夫人到底是什么神仙人物?这也太有先见之明了吧!汪临终于缓过来了:“夫人说的对,这一个确实够了,就算不够,还可以继续种植。”燕清河挑眉,继续说道:“今天我带你们来看看,是想让你们心里有个底,大概要不了几天,我们就会带着这些回京,你们准备下怎么运回去。”“是,大人。”两人异口同声。汪临的眼里闪过一丝泪意。回京啊,总算看到希望了。他的公道总算有人可以给他主持了。之前本来还有些担心,这次看到燕清河拿出这么多粮食。他忽然觉得,之前的自己有些小人之心了。这位大人,注定翱翔在天。左相来访苏明派去的人是个耿直性子,当夜就趁着月色赶往京城。一路上累死好几匹好马,等人到了左相府,说了句我家大人派我前来见左相大人,就晕了过去。左相府的下人见怪不怪。这些天来了好几个说要见左相的人,还全都是些庸才。现在左相府的人看到这种人就来气。几个下人拖着这人就准备移到别处,刚好被进门的幕僚撞见。幕僚随口问了句:“这人是干嘛的?”“这人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来就说要见左相大人。”幕僚一听,正要离开,余光突然瞥见那人身上的腰牌。“等等!”他止住了下人,蹲下了身细细查看腰牌。“这……好像是燕大人那边的信物!”幕僚有些不确定,“来人,将人带回府去请大夫给他看看,再去叫左相大人过来,我有事跟他商量。”等左相回府,就听下人说幕僚有请。他带着一股子疑惑进去,一股药味扑面而来,客床上躺着一个人。他拂袖散开,目光微凝:“这是做什么?”“回左相大人,这人说要见大人,小人看见这是燕大人的腰牌,不敢贸然处理,特来禀告。”幕僚一拱身,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了一遍。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小人从他身上搜出来的一封信,上面写着大人亲启,小人不敢妄为。”左相皱着眉头打开,看着看着,他的目光一下子变得很深沉。幕僚有些疑惑:“大人,可是出了什么事情?”左相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递给他:“你看看。”如果这信上说的是真的,那么他必须亲自去看一眼。幕僚连忙拿起,不过一会,他的神情同样很是凝重,之后便是一片欣喜。“大人,这是好事啊!咱们该禀告陛下!”“不错,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本官决定亲自前往,确认无误后再禀告陛下。”左相激动地握住拳头:“这要是真的,大周国就有救了!来人,快去备马,本官今晚就去浮山县!”幕僚连忙去安排车马随行人员,他没有忘记信上说的事,还需要准备好将士护送。这么多粮食,要是出了问题,他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皇帝砍的。正在这时,大夫用了一针,那人很快就醒了。还不等他思考这是在哪里,左相就连忙问他:“你家大人可是燕清河?”“正是,我家大人让我来给左相大人送一封信……”说着,他掏了掏衣兜,瞬间脸色大变。信呢!怎么不见了!那可是大人吩咐办的事!早知道他一定拼尽全力不晕过去!“别慌,信在我这里!”左相晃了晃手上的信件。那人才安了心:“敢问大人可是左相?”“不错,你家说的事本官已知晓,今晚即刻启程,你若是身体不适,可在府内疗养。”左相最紧急的事被人解决了,此刻他心情好了很多,说起话来也是不急不缓。“大人这倒不必,属下跟您一起回浮山县,那里有些偏僻,有属下带着,您也少走弯路。”开玩笑,人家左相都走了,他来留在这里干嘛。他是来送信的,又不是来玩乐的。更何况,他不过是疲惫才晕过去的,这会眯了会已经好多了。……左相打算亲自去一趟浮山县,他连忙通知了皇上,至于原因,却没有告诉皇上。若是信上所说是真的,自然要迅速禀告皇上,但若是假的,那就是欺君之罪,他便暂且瞒了下来。京城离浮山县还有一段距离。但左相有最好的船,他带了几个侍卫便启程了,这一路他顺通无阻,用最快的速度就到达了浮山县。哪怕如此,等他们过来的时候,都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天气也渐渐变冷了。燕清河收到消息的时候,左相一行人已经到了县内。他们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左瞧瞧右瞅瞅,面露新奇。云依依正巧在外面跟村民谈种植,看到左相一行人过来,迎了上去。她面带笑意,不卑不亢地行礼:“左相大人,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左相的身上并没有太多的风霜:“你可是燕大人的夫人?”“左相大人好眼力。”左相沉声道:“不是我好眼力,夫人在人群中如此扎眼,想猜不出来也难。”云依依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穿着。虽然并不是什么华丽的衣裳,但是相比村民,却是相对要精致些,这种料子不是平民能穿的起的。她哑然失笑,竟是忘了这一层。很快,左相的目光就投在面前的一个大棚里。“这是何物?”“回左相大人,这是大棚蔬菜种植,可以种出四季的粮食。”左相好奇地走进看,村民们正在播种白菜,每塘洒下5粒种子,播种后用细粪土掩盖,紧接着,另外一个村民洒下一些水,让土壤保持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