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既出,知道萧何故事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眼前的诸葛亮,活脱脱是一个初入咸阳的萧何。刘备来到案前,对诸葛亮伸出了手,而诸葛亮也毫不犹豫地放下竹简,将手放在军人粗糙的掌心中,感受到上面从未退掉,又因冲锋陷阵新磨成的剑茧。
刘备拉了他就走:&ldo;走,庆功去。&rdo;
&ldo;主公…&rdo;
&ldo;众将等着为你庆功。&rdo;
&ldo;我是说…&rdo;
&ldo;孔明,你今晚不是萧何。&rdo;刘备认真看着他:&ldo;孤的大将军,孤的乐毅。&rdo;
赵云怔然看着那君臣二人。就在不久之前,诸葛亮还曾亲自领兵攻打那固若金汤的白帝城,即便身中一箭,也没有停止攻城。赵云始知,出将入相,莫过如是。
但见诸葛亮微笑起来,容光焕然:&ldo;…我的大王。&rdo;
难得见诸葛亮如此坦白心思,刘备的眼睛因为狂喜而亮起火焰,燃烧起来的热度彷佛能灼人。
此时的白帝城永安宫中,赵云坐在榻下思忆往事。而榻上唱歌的刘备却在想着未来。他良久方停了歌声,望向赵云,叹道:&ldo;子龙啊…&rdo;
&ldo;陛下。&rdo;
刘备叹道:&ldo;你说…朕与孔明,可不正像那世俗夫妇。原是陌路之人,然经历过坎坷波折,琐屑沉闷之后,方知同袍谐作,死生契阔。才发现由此产生的依恋竟如此强烈,坚实而厚重。历经越久,越加确信情感心神之归依…&rdo;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ldo;朕曾想象过无数次,站在长安城上,迎候朕的丞相前来。那个时候,定将携孔明之手,同上城楼,眺望河山万里。我二人三顾佳话,鱼水之情,加以主明臣强,将有过于高祖与萧何,光武与邓禹。&rdo;
&ldo;可是如今,等孔明登上长安城,他却再也等不到朕了…那时长安城上的他,又会作何感想?&rdo;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ldo;朕曾想过,命他剑履上殿,有如当年高祖萧何故事。可是孔明不肯。他说他没有萧何之功。是啊,朕也没有高祖之功业…却是委屈了他这个比萧何还要贤能的丞相…&rdo;
&ldo;于是朕命他将乐竟随葬惠陵,持朕之止戈,征伐天下…待到平定天下,休兵息战之日,将朕迁葬长安,再取出乐竟,以礼乐教化万民。章武双剑,长存于世。乐竟止戈,永不分离…&rdo;
&ldo;孔明之德,有如古之周公。温厚而聪慧。又似夫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其必可兴礼乐,振国家,抚百姓…使万民安乐,天下归一。&rdo;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ldo;然而…子龙啊,今故人凋零。以后陪伴在孔明身边的故人,只有你一人了。你能不能陪伴他走到最后?你看这天下,为乱为祸的伪君子不知有多少,而遂定北方,领土广大,富有九州。而孔明他,要守着这一州疲敝之地。蜀道千般险阻,粮草转运艰难。待到他千辛万苦,翻越秦岭,纵有孙吴奇才,管乐之能,若无粮草,怎能施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