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孙子并不理解奶奶的尴尬,赶紧纠正道:“不是前几天,奶你记错了,咱家上一次吃包子,还是过年的时候,而且也不是啥肉馅的,当时就放点油渣子,你还和我妈吵了一架,说我妈败家。”
“咳咳,咳咳咳……”
老太太也不知是被小孙子给气的,还是为了缓解尴尬,咳嗽的肺子都要出来了。
“你告诉姐姐,你上几年级了?学习好不?”李如歌忙替老太太解围,把话题岔开了。
小男孩儿这时已经把一个大包子都吃了,李如歌又递给他一张纸,让他擦擦手。
小家伙接过纸,似是有些舍不得,但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小油手擦了擦,点头回道:“我都读二年级了,不过我们学校停课了,我爸妈就让我去奶奶家住一段时间。”
话题一岔开,老太太这时也缓解尴尬了,接过话说道:“是啊,这也不知咋了,孩子书读的好好的,突然就乱了起来,老师也不教课了,整天……”
“大娘……”
李如歌赶紧打断老太太要往下说的话,示意她周围人多,有些话不能乱说。
“哎呦你说我这嘴。”
老太太忙拍拍自己的嘴,这下闭严实了,接下来的时间,除了说小孙子几句,再啥都没说。
和京都那边比起来,这边的气氛还不至于很紧张,但也有兆头了,这才四五月份,还没到放暑假的时候就把孩子们的课给停了。
这应该就是个先兆,只不过有些人还没意识到,不然就刚刚老太太说的那番话,过两年你再看看,谁还敢说。
他们这边说话的时候,那边的六个人也都把包子吃完了,然后就那各自干各自的,有聊天的,有趴着睡觉的,只有坐在外边的周宁,一直侧着身子,看着他们这边。
这丫头和宋安一样,刚跟她接触,就对她特别信任,真是什么都信,哪怕她说的那话自己都觉得假,可她们就是信你有啥办法。
几个小时的时间虽然也很漫长,但和几天时间比起来,大家又觉得很快。
傍晚时分,这趟承载着临青县第一批知青的火车终于到站了。
因为之前都有打过电话,几个人又是起带头作用下来的,所以临青县这边也很重视,不但知青办来了两位同志,县里那边还来两位领导。
见有人来接,几位领导也都很会说话,把几个小雏鸟哄的还挺乐呵。
几个人也一改旅途上的疲惫,都乐呵呵的宣誓着,自己是自愿下来支援农村建设的。
“今天太晚了,大家先去招待所住一晚,明天县里会派人送你们去青山公社。”
“哎呦青山公社那可是个好地方,那里也正需要你们这样的知识青年去帮忙建设,那啥,都别站着了,赶紧把行李都放车上去。”
居然还有车?几个人一听更高兴了,赶紧跟着带路的人往车站外冲。
被晾在一边的李如歌这时才过来和几位领导自我介绍了一下。
知青办的那位领导一听她就是李如歌,那脸上的笑容一下就扩大了好几倍,可比看见那几个知青高兴多了。
赶紧过来热情的伸出了手,后可能想到对方还是个小姑娘,忙又把手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