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个小丫头,自打到京都,就一副对什么都很好奇的样子。
把李如歌的行为想象成童趣儿的人,很是耐心的解释道:“住着很多户人家的院子,产权大多都是公有的,住在里面的人,也大多都是租的房子,不过房租都不贵,一个月也就几块钱,甚至一两块钱就能租下来。”
这个她明白,她娘也说过这事,还说住在二环里的人,当初很多人家都是租户,后来公房都卖给个人了,就花很少的钱,把房子都买下来了。
两个人边走边聊,正好路过一个院门紧闭的院子,周朝阳又给李如歌解释道:“像这种院子,一般都是私产,里面除了自家居住外,也可以租出去一两户。”
“谁有这样一套院子,还差那两块钱租金。”李如歌撇撇嘴说道。
“这还真不是租金的事,你忘了如兰大姐家那个院子,我的名字,现在还挂在那里呢。”
“啊?对啊?你不说我差点忘了。”李如歌忙问道:“那你人都调回京都了,户口肯定也会跟回来,那我大姐家是不是又要招新租户了?”
“这事我和你大姐夫沟通过,江大虎同志的意思是,可以租给你老舅。”
李如歌:“……”她这脑子一定是出问题了,嗯,应该是水土不服造成的。
“是啊,我老舅转正后,户口也变成城里户口了,正好我老舅妈还怀上小孩儿了,那租住在我大姐家还真挺合适。”
“我听你大姐夫那意思,你老舅应该和我差不多,只是占个租户名额,平时还是会住在厂子里。”
现在的人把工分看的太重了,工分就是粮食,就是钱,她老舅妈王山杏的户口还在乡下,不留在乡下干活,就没资格领口粮,这亏王山杏同志绝对不会吃的。
“对了,我昨晚给我大哥打过电话了,提了我大嫂对如兰姐的不友好,我大哥说了,他会叮嘱我大嫂一下,你放心吧。”
李如歌:“……”周朝阳这样一说,她反而更不放心了。
不过有些事毕竟只是她瞎猜的,她也不好和周朝阳说的太明白,还好她给家里写信的时候提了一嘴,提醒老娘提防着点,这事交给孙凤琴同志,比交给周向阳保险多了。
只是李如歌做梦都没有想到,她这封信还没邮寄到家,冯娟那边就开始闹腾上了。
冯娟这种人你说她是个糊涂人?
她有时还挺明白,就比如自己和周向阳这段婚姻,她始终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然后就更加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这个小家。
不然她为啥怕周向阳调回京都,就连她父母都说,不该阻止周向阳回去,到时他们一家都跟着去京都发展多好。
可冯娟怕啊,她只读了个中专,在临青县这种小地方,听别人喊她一声冯医生,她觉得还挺美。
可自己啥水平,冯娟比谁都清楚,就她这样的,去了京都那些大医院……人家要不要她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