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顿,也就是今天早晨,因为他们爷三急着要走,他们的亲大姨居然给他们爷三一人煮了一个鸡蛋,然后还拿了十个大馒头。
如歌还给他们拿了一小坛子酱菜,如兰大姐还给他们拿了一块咸肉。
当然,这老些好东西,爷几个肯定不舍得自己吃,就馒头一人吃了一个,省下来的,都拿回来了。
杨家老老太太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前几年老杨家分家的时候,对于这个啥活都不能干的老太太,谁都不愿意要。
后来还是把婆婆压的死死的,大家嘴里的厉害媳妇孙凤英站出来,说奶奶归她,不用他们几家掏一粒米,她照样能把奶奶伺候好。
不然这两年他们一家的日子为啥格外难过,老老太太你看她不能干活,但吃的可不少。
救济粮下来之前,家里就剩下最后几把糟米的时候,孙凤英就只给老老太太一个人煮粥喝。
他们一家就吃点草根熬水,树皮也吃过,甚至实在饿急了,墙皮都啃过。
但那几把米熬出来的粥,却没人吵着要喝,哪怕就是五六岁的杨春玲,都知道那是给太奶奶一个人喝的。
所以整个山沟村,包括这个村的大队干部,哪一个不说孙凤英两口子是好样的。
为啥别人家先饿死的都是老人,他们家那个老老太太谁都以为熬不过去了,可人却好好的活下来了。
所以几个孩子都能挺过来,不得不说,真是老天照应这一家人啊。
孝为先的一家人,吧嗒完眼泪,三个鸡蛋,就给最小的杨春玲吃一个,剩下的那肯定都给老老太太吃了。
杨老太太别看七十七岁了,可一点都不糊涂,瞧着孙子递过来的鸡蛋,又看一眼那大馒头,干枯的眼睛居然也掉下了泪。
“奶,您别难过,您放心,我和凤英说好了,过几天咱们家也买两只鸡养,让您天天都能吃上煮鸡蛋。”
“好,奶奶信你们俩。”杨老太太在孙子的督促下,咬了一口白白嫩嫩的煮鸡蛋,顿觉嘴里都是鸡蛋的香味,立刻又笑起来,“这鸡蛋是好吃,奶奶现在就是眼睛闭上,也名目了。”
“太奶,我娘说了,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咱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跟过来的杨春燕说道。
“好,只要你们不嫌弃太奶奶,那太奶奶就不死了。”
怕老太太干吃噎着,孙凤英又忙着用瓦罐给奶奶婆婆做了个汤,这会儿端着进来,笑道:“春燕说的对,您呢,可得好好活着,活到一百岁,那咱们家的福气就更大了。”
自己生的没人养她,却得大孙子济了。
杨老太太抹了一把嘴,笑看着孙凤英,“我活着就是死吃死嚼,能给你们带来啥福气。”
“谁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这次回娘家,这话是我大姐和我说的,还说让我好好照顾您呢。”
杨大亮送东西过来的时候,已经说了这些好吃的都是他大姨姐家给的。
听了大孙媳妇的话,杨老太太的眼圈又红了,抬起头说道:“奶这辈子,好人善人肯定见过,但还真没见过你大姐这样的大善人。这以后奶不能干别的,就多和菩萨给他们一家说点好话吧。”
“奶,这话您心里说说就算了,可别让外人听见,现在不让说菩萨,犯法。”
“好好,奶记住了,奶搁在心里说,不说出口。”看小说,630book。cc